根據美國科學雜誌《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報導,解密文件顯示,阿奎琳項目始於上世紀60年代,由知名飛機製造商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McDonnell Douglas)設計,其目標是「發展、實現並保持在禁區進行祕密偵察的作戰能力」。該項目設想組建一支由12架鳥形無人機組成的編隊,以核能為動力使其可在高空停留長達一個月。
體積小 不易被發現
該無人機設計朝著小型無人機發展,機身長約1.5公尺、寬約2.3公尺,起飛重量約37.6公斤。它可利用自身特徵來「隱匿」身形,甚至隨鳥類遷徙悄然潛入目標任務區。
小巧的體積、緩慢的速度、較低的噪音,以及足夠小雷達反射面積,這些特徵會使阿奎琳被誤認為鳥類,從而更近地飛抵目標,執行近距離偵察任務,不容易被敏感目標的警戒雷達、哨兵發現。
裝上核電池 續航力可達30天
當時至少有4架無人機完成製造,並在51區進行了飛行測試。不過這幾架原型機並沒有裝上核電池(放射性同位素電池),而是採用小馬力的四衝程發動機,飛行速度可達47~80節(約87~148千米/小時),續航時間50小時,航程1,200英里(約2千米),最大飛行高度2萬英尺(約6千米)。如果換成核電池的無人機續航能力將達到驚人的30天左右。
報導指出,阿奎琳的設計用於攜帶攝影和情報蒐集,可以在比U-2偵察機低得多的高度拍攝敏感地點,可以蒐集無線電、雷達和其他設備的電子信號以供分析,還可以祕密投放特別研製的傳感器。
地面操作人員將負責啟動、控制和收回阿奎琳,機組人員可派駐在臺灣、土耳其、挪威等與中國或蘇聯接近的前線國家,以最大程度地延長無人機在敵方領空上滯留的時間。
不過,在通訊、數據存儲等方面,阿奎琳就有些不足,需要通過空中的C-47運輸機、U-2R等大型平臺來中繼通信,將無人機傳回的情報轉存到打孔卡、磁帶或超大型硬碟上。此外,美國還計畫通過直升機來完成阿奎琳的空中回收。
但是,阿奎琳項目最後被取消,目前尚不清楚確切的原因。當然,其所需要的複雜技術可能是原因之一,高性能指標導致無人機造價昂貴,而隱形、核動力、載荷、通訊等各個系統在當時尚且存在不小的技術挑戰。
不過,CIA在其官方新聞稿中對其評價頗高,稱「該概念被證明是當今多功能無人機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