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科技部「萌芽計畫」10周年 助逾73家新創吸金25億

科技部9日舉行「萌芽計畫10週年記者會」,已協助成立逾73家新創公司,並吸引超過25億元的民間資金投入。(中央社)
科技部9日舉行「萌芽計畫10週年記者會」,已協助成立逾73家新創公司,並吸引超過25億元的民間資金投入。(中央社)

【記者袁世鋼/臺北報導】科技部於2011年開辦「萌芽計畫」,鼓勵學界將研究成果商轉,使具潛力的研究孵化成新創產業,至今已協助成立逾73家新創公司,並吸引超過25億元的民間資金投入。科技部9日舉行「研發成果萌芽10周年記者會」,部長吳政忠表示,未來將跨部會合作,接棒協助新創成長。

科技部9日舉辦「研發成果萌芽10周年記者會」,展示33組新創團隊研發成果,技術領域涵蓋奈米材料、精準醫療、農業、半導體、太空元件,甚至在因應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時,提供臺灣多項產業升級所需的關鍵技術。

吳政忠表示,以前臺灣學術研究的最後一哩路,是到世界頂尖期刊發表文章;反觀美國,學校研究與產業的關係非常緊密,時常有許多創業投資公司到大學研究室尋找產業升級或幫助社會的機會。

基於這樣的理念,吳政忠說,2007年他與時任國科會主委、前副總統陳建仁邀請中研院院士王佑曾主持「臺灣學術里程與科技前瞻」計畫,直到2011年再由科技部接續推動「研發成果萌芽計畫」,迄今10年的時間,不斷協助實驗室科研成果走向市場,孵化有潛力的新創團隊。

陳建仁則表示,對學者來講,研究的最後一哩路就是發表的研究報告得獎,但對於增進整個人類福祉來講,這只是研究的第一哩路。他認為,好的科學研究應對人類福祉有助益,因此該如何把研究結果轉譯、萌芽,再創造出一些創新的產業就很重要。

吳政忠也坦言,要將研究從上游、中游、到產業串連在一起並不容易,近年萌芽成果串接了經濟部的資源及國發會挹注的資金,讓新創團隊更為茁壯,並加強鏈引國際資金來台。他強調,唯有跨部會合作,才能共同把餅做大,將臺灣新創推上國際舞台,爭取全球市場機會;政府會扮演新創最有力的後盾,打造臺灣成為科技創新島。

此外,科技部更設立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引進5家國際級加速器及國際資金,合作扶植臺灣早期科技新創接軌國際,配合經濟部林口新創園(Startup Terrace)創業聚落資源,共同打造臺灣成為國際知名創業熱點,提升我國新創的國際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