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化妝品爭議不斷,根據臺北市政府統計,美容、化妝品業消費爭議申訴案件達522件,其中又以「假問卷真行銷」、「賣產品送課程」爭議最多。消基會表示,消費者做完問卷、體驗完就可先離開,不要陷入人海戰術的推銷情境中。
消基會祕書長吳榮達表示,有業者常常會在捷運站和夜市出入口,以「問卷調查」或「免費體驗」誘使消費者到店,再趁機推銷商品,消費者在購買前無法獲得足夠的資訊來選擇,又處在毫無預期又未經深思的情況下,當場可能基於壓力、面子等因素難以拒絕,最後與企業經營者締結買賣契約。
有些業者甚至為了規避法令所規定的「退費標準」,改採以商品銷售為主,並贈送免費送課程的方式來行銷,造成消費者和業者的退費糾紛不斷,加上退費計算基礎的方式不清楚,讓消費者深陷其中。
對於如何防範這樣的消費爭議發生?消基會副董事長陳智義提醒,民眾若基於好心做完問券就可以離開,若業者稱能提供免費體驗服務,也可以體驗完後即離開,不要陷入人海戰術的推銷情境中。
陳智義強調,萬一消費者已經簽下購買契約,請了解這是「訪問買賣」的典型手法,除了當下檢視商品時,不要聽業者要求輕易開封,致無法退貨外,第二天也千萬不要跑去店面說要解約,請用書面方式告知業者7天猶豫期還沒有超過,所以要主張解除買賣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