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親常提起爺爺,他說我是家中的老么、太慢來到人間了,趕不及見爺爺一面。
父親試圖告訴我關於爺爺的一切,他希望我認識爺爺。我記得我會望著父親說:「爺爺是怎麼死的」。父親每一次給我的答案都不一樣;他說爺爺是去郊外被仙人掌刺死的;他說爺爺在路上出車禍去世的;他說……每一次父親說的,我都很相信,而且牢記在心,但是長大後才發現人只能死一回,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版本。
其實我不害怕死亡,但是這件事情對於大人而言似乎是嚴肅、避諱談起,甚至無法跟下一代說明的事。
第一次感受到死亡這一件事情,是在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家門前的道路突然有一聲巨響,母親匆忙的跑出家門,然後又匆忙的跑進來打電話給警察和叫救護車。我記得那天早上我正準備要去上學,母親跟我說不要出去、不要看,但我仍然好奇的偷跑出去,我發現有一個人躺著、滿身是血,母親立刻從身後抓住我,並用她的雙手把我眼睛遮住。其實我那時還小,根本不懂的害怕,只是疑惑母親為什麼很緊張。
第二次感受到死亡則是悲傷的。外婆離世出殯那一天,母親和她6個姐妹圍繞著古厝的三合院跪行了好幾圈,她們哭泣的聲音讓我發抖,我感受到那種悲傷也跟著哭了起來。我是沒想過自己會哭的,因為還小和外婆不常相處,其實我不懂什麼只是因為分開而難過。我記憶最深的是外婆長期臥床,最可怕的是她因為糖尿病失去了一隻腿。
小時候許多破碎、片斷的記憶拼圖組成了我對死亡的初步認識,不忍、不捨、悲傷,好似硬生生的被要求接受無法預知的殘酷事實。
後來,年紀漸長,才知道死亡並非那麼可怕,只是活著的人必須去面對這一項課題:親友離開人世是不可逆的、永遠不會再出現一模一樣的他(她),從此不論亡者帶來的任何好壞喜惡的記憶,已經主動地被劃上句點。
「珍惜當下,賺再多錢用不到也沒用,他只是去了天堂,她到佛的世界裡去」。人們總是會有這些林林總總的說法出現,因為比被上天畫上生命句點還悲傷的是,我們對亡者存有遺憾。
前些日子,遇到一位長輩說起村莊內有一對80幾歲感情還是很好的夫妻,妻子把丈夫照顧的無微不至,但是老婆婆提早離開人世,從那時候老公公變得理智不清,常常不知道回家的路,而且會跑到外面去找自己的妻子。
後來,孩子擔心老公公的情況,輪流每晚有一個人陪他睡覺,早、中、晚餐也都請人送餐和照料,這樣的情況維持好一陣子,老公公又恢復理智,可以自行騎腳踏車到處去朋友家串門子。
但是,不知道那一天他忽然想起自己的老伴,只記得老婆婆告訴他,說她要去南投草屯(某公廟)住,於是老公公自己搭著公車一路上去找老婆婆,但是因為錯過下車的站牌,整個人迷路了,當天晚上沒有回到家裡。家人一急報警,最後找消防隊幫忙找人找了好幾天,才發現老公公在草屯某竹林的路邊去世了幾天了。
當家人發現老公公去世時,都自責沒有注意到他的行為異常,給他不夠多的關心,才讓他思念著自己的另外一半。但是我想,老公公的內心或許也是遺憾自己的妻子怎麼比他早離開世間?
當我聽完這個故事,我回家開玩笑的跟外子說:「人家說老了都會老頑固,所以我們老了,如果感情不好你不要難過,因為這樣可能對你比較好!」
外子當下沒回應,過了一會兒說:「如果哪一天你離開了,我把你安排離我近的,我比較好找的地方(安眠)好嗎?」
我說:「拜託,哪知道誰比較早走,或許我一直都在,只是去另一個世界了,你怎麼安排,我可能也沒有在那裡啊!」
外子聽了,對我苦笑了一下,什麼話都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