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6日公布珊瑚礁體檢結果顯示,墾丁合界水深5米、10米處55%珊瑚已經白化;後壁湖花園水深5米處,珊瑚白化約達58%,10米處為15%,比例相對少了許多。而有些珊瑚可能因為撐不過白化,已經死亡。
環資長期與民間潛水志工進行「珊瑚礁體檢」,4月在墾丁調查並未發現大規模白化現象,但7月後,全臺各地陸續傳出白化災情。9月與在地潛店合作,在業者認養的墾丁合界、後壁湖花園2個樣點水深5米與10米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合界無論水深5米或10米處,55%的珊瑚已經白化;後壁湖花園5米深處,珊瑚白化約達58%,10米深處為15%。
環資專案執行陳思宇指出,水淺處通常水溫較高,白化現象較嚴重。但合界珊瑚在不同深度的白化程度卻一致,研判可能是因為此處無冷水團經過,水溫一直保持在高溫狀態,調查當天水溫高達30度。而後壁湖因不時有冷水團經過,10米處的珊瑚白化較輕微。除了白化威脅,墾丁為海上遊憩熱門景點,人為干擾也對珊瑚健康帶來威脅。
環資專案執行曾椲涵表示,珊瑚白化並不表示就是珊瑚被判了死刑,只要環境回復,珊瑚仍有可能再恢復健康。今年海溫居高不下是氣候變遷的具體影響之一,呼籲政府盡速落實與制訂各項減碳政策,而民眾從日常生活中節能減碳、關心海岸環境的開發,以及選擇友善海洋的旅遊方式,如使用物理性防晒、不踩踏觸摸珊瑚、選擇食用永續海鮮,都可以為珊瑚礁生態帶來幫助。
調查發起人之一、陽光潛水教練鄭毓毅說,今年上半年就發現水溫偏高,8月初在核三廠出水口觀察到珊瑚開始白化,8月下旬白化情形已經非常顯著,且白化範圍的擴大速度驚人,尤以枝狀、葉片型珊瑚的白化情況最為嚴重。時序進入10月,海溫稍降,目前墾丁的白化狀況已較趨緩。今年11月、明年4月將再進行珊瑚礁體檢調查,可以和這次結果作比對,確認墾丁珊瑚在歷經這一波白化事件後的死亡與復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