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福建推惠臺清單 把臺企當韭菜一起宰

中共福建省委台港澳辦近日推出225項對臺措施,包括臺灣人、臺企可展開人民幣存款、匯款、現鈔兌換等業務。圖為示意圖。(FREDERIC J. BROWN/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福建省委台港澳辦近日推出225項對臺措施,包括臺灣人、臺企可展開人民幣存款、匯款、現鈔兌換等業務。圖為示意圖。(FREDERIC J. BROWN/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李怡欣/臺北報導】中共福建省委臺港澳辦1月2日公布首批225條「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清單」,清單涵蓋經濟、社會、文教、便利化等4個領域,開放在閩臺企業註冊成中國企業,並承認臺灣高校(大學)學歷,甚至連上網實名制也列入惠臺政策之一。學者認為,讓臺商跟中企同等待遇,如「韭菜」任人宰割,「根本沒有吸引力」。

福建臺辦稱,清單4大特色「應享盡享、含金量高、融合發展、需求優先」,涵蓋經濟、社會、文教、便利化4大領域,包括保障臺資投資、收益、處分、財產等權益,且在福建自貿區內的臺企可申請註冊為中企;允許臺企投資基礎建設、5G研發、設立臺資銀行等,綜合媒體報導,這份清單數量雖多,但多來自地方與中央過往既有對臺措施的彙總。

大格局已定 清單再多也難挽臺商心 

臺師大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范世平受訪表示,這份清單應是「地方政府」為了衝「業績」,與中央「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無直接關係。范世平說,如今中國經濟機遇已大不如前,因此,不管中共地方政府再拋多少優惠,「形式大於實質」,內容空虛、毫無吸引力。 

中共假大空的紙上優惠「不會奏效」,原因有3,范世平說,首先,武漢肺炎(中共病毒)疫情已使兩岸交流放緩;其次,美中貿易戰改變世界經濟格局,讓中國經濟下滑;第三、臺商離開中國、回流臺灣或往東南亞布局已成不可逆的趨勢。他指出,福建推惠臺清單只是為了「拉住臺商」,消減臺商流失、撤離福建的壓力,但大趨勢已底定,很難有效果。

此外,中共推經濟「雙循環、內循環」,臺商是否再度被綁入紅色供應鏈?對此,范世平說,中國臺商主攻外銷市場,現在國際供應鏈重組,臺商遷移勢不可阻擋;至於中國內需市場,「臺商在這塊從來就賺不到錢」,因為大陸仿冒產品太多、速度太快,過去很多臺灣品牌登陸都鎩羽而歸,臺商要靠中國內需「發大財」很難。

制度開放對臺才有吸引力

「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清單」文宣強調「讓臺商享有大陸同等待遇」。對此,華人民主書院董事主席曾建元表示,「這很沒吸引力!當大陸人不見得過得好」,因為當中國企業是「韭菜」,要任人宰割。

曾建元認為,福建已無產業鏈經濟利基,再者,中共加強「社會控制」力度,動輒得咎,臺商們心裡也很清楚,留在福建、留在中國的風險已大過賺錢機會;此外,中共摧毀香港的一國兩制,臺灣人歷歷在目,這時還有人想去中國發展「不合常理」,因此,臺灣方面無須擔心對岸這種粗劣措施。

曾建元提到,福建與臺灣地緣相近,中方應逆向思考,平潭開創制度緩衝區,允許臺灣的網路、媒體、書籍在區內流通,臺商享受制度自由才會考慮深耕。

徐嶔煌:中國已無經濟籌碼可吸引臺灣

資深媒體人徐嶔煌表示,這些只是爭取本來就心嚮往中國、在大陸不打算回臺的人「融入」,中國成本與市場誘因不如以往,臺灣人赴陸吸引力變低,目前願意待在大陸的,剩那些願意當中共樣板,當網紅「在中國罵臺灣,就有錢賺」,撈中國人的錢來付臺灣房貸,「中國網民花錢聽假話,沉醉在開心的自虐中」。

徐嶔煌說,中共推出惠臺主打「融合」,其實就是要你融入他,給好處,讓臺灣人甘願到中國發展成為中共順民;臺灣對中國認同度越來越低且惡感擴增,但「中國現在已經沒有經濟籌碼可以吸引臺灣」,因此不管推出26項、30項、還是2百項惠臺措施,效果都有限,那些中國地方政府只是寫寫樣板做績效。

「中國向來都是制度問題」,徐嶔煌認為,中共裝「高大尚」,社會卻貧富差距懸殊,人民基本生活沒保障、疫情下無人性尊嚴、醫保沒保障,中共自稱「人民共和、社會主義」但割起「韭菜」比誰都資本主義,一切都站在「權貴利益」並非人民利益,中國總想對台展現強傲華麗姿態,但台灣心知肚明中共既醜陋又恐怖,臺灣人並不需要、也不想依賴中國。

陸委會:惠臺清單 包藏統戰目的

有關中共福建省委臺港澳辦近日推出多達225項的「福建省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清單」。陸委會昨(6)日表示,以工作利益包藏統戰目的措施,或帶有政治意圖、刻意型塑兩岸融合假象的交流活動,必然無法獲得大多數臺灣人民認同。

陸委會表示,臺灣是民主法治的社會,國人赴陸任職,若不涉及違法,政府絕對尊重人民工作及就業選擇權利。惟中共當局長期以零和思維對臺打壓,迄今仍不放棄武力犯臺,《兩岸條例》第33條規定,國人不得擔任中國大陸黨政軍組織的職務或為成員。

陸委會呼籲投資人勿因一時優惠或市場開放誘因忽略長期風險,應注意並針對各項變革及早審視並做好規劃,以利企業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