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後期的特點是月經週期超過35天以上,關鍵是經期正常。若伴有經量過少,常可發展為閉經。
張景岳的《景岳全書•婦人規》中提到:「凡血寒者,經必後期而至。然血何以寒?亦惟陽氣不足,則寒從內生,而生化失期,是即所謂寒也。」也就是一般的規律,熱則先期,寒則後期。西醫的月經稀發類似月經後期,可參照治療。
月經後期的發病機理是精血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月經後期。常見原因有腎虛、血虛、血寒、痰溼。
腎虛先天稟賦不足,腎虛則衝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溢。《女科經綸》中引醫家趙養葵說的話:「過期而來者火衰也」。腎虛元氣不足,火自然衰。
血虛傷於血,或產多乳眾,病後體虛,飲食減少,化源不足,衝任不足,不能按時滿溢,遂致經行錯後。《丹溪心法》中提到:「過期而來,乃是血虛,宜補血」。
素體陽虛,或久病傷陽,臟腑失於溫養,氣虛血少,衝任不足,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經行錯後。《婦人大全良方》中提到:「蓋陰氣勝陽,則胞寒氣冷,血不運行,經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故令乍少而在月後。」
痰溼體胖,痰溼內盛,或飲食不節,損傷脾氣,脾失健運,痰溼內生,壅滯胞脈,血海不能按時滿溢,遂致經行錯後。《丹溪心法》:「婦人經水過期⋯⋯過期色淡者,痰多也」。
「腎虛」要補腎益氣,養血調經,常用人參、山藥、熟地、杜仲、當歸、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等等。「血虛」要補血養營,益氣調經,常用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熟地、肉桂、黃耆、五味子、遠志、陳皮、生薑、大棗等。「血寒」要溫經扶陽,養血調經,常用當歸、熟地、枸杞子、炙甘草、杜仲、牛膝、肉桂等。痰溼要化痰除溼,常用人參、白朮、砂仁、枳殼、蒼朮、車前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