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1月公布去(2020)年人口統計資料,人口總數為2,356萬1,236人,較前(2019)年減少4萬1,885人,臺灣人口首度出現負成長。其中,新生兒僅有16萬5,249人,較前年減少1萬2,518人,年減7.04%,創下歷年新低,甚至首度低於去年死亡人數17萬3,156人,自然增加率為負千分之0.34;高齡產婦衍生的「不孕症」,恐成為拉低臺灣出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2歲游太太訴說求子艱辛路,十年間共經歷4次人工受孕、4次試管手術,最後靠著AI精準挑胚囊,及冷凍受精卵等技術,3年先後產下一對子女。
醫院為游太太準備生日蛋糕,提前一天慶生,蛋糕上印有兒女的合照,象徵這對姐弟是送給她的生日大禮。李茂盛院長說,在少子化嚴重的當前,游太太不畏做試管的辛苦,仍堅持生下2個可愛的孩子,讓人欽佩她的勇敢。
游太太說,29歲結婚時,原想先拚經濟再懷孕生子,後來卻發生子宮外孕流產,等到覺得該生孩子的時候,竟患不孕症!
她說:「當時在臺北跑了2家大醫院;回臺中定居後,改到其他醫院,前後共做4次人工、4次試管,但都沒能成功懷孕;抱著最後希望求助茂盛醫院,才圓夢生了一雙兒女。」丈夫表示,為了治療不孕這幾年花費200多萬元,太太更吃盡苦頭,他建議生子不能拖。
李茂盛指出,5年前游太太來時已38歲高齡,除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肌瘤;她31歲時因子宮外孕切除右側輸卵管,加上術後子宮沾粘而造成不孕。治療過程中,陸續採卵3次,總計達80顆卵子,但能順利培育到第5、6天的囊胚,卻只剩下7顆,之後再用「第3代試管PGS技術」進行染色體篩檢,只得出2顆囊胚有正常染色體可用。
由於游太太患高血壓達180,醫生評估在懷孕期間有高風險,容易造成妊娠中毒、早產、癲癇;而她在懷孕過程中,血壓也常飆升到200;懷孕至14週後,因「子宮頸閉鎖不全」,有出現流產現象,醫院立即施以「子宮頸環紮手術」,安胎躺了3個月才回家繼續養胎,終於在37週順利生下2,640公克的試管女娃,目前2歲多;另一顆「凍卵」順利產下一子,已7個月大。
李茂盛指出,臺灣年輕夫妻不敢生,主因是怕養不起;至於晚婚者,則因拖過最佳的生育期而導致不孕。他說,女性在35歲之後的懷孕率,會大幅降低,流產率也會相對提高,鼓勵年輕人把握35歲前結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