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 社會萬象

施政失誤全民買單 港財赤創史上新高

香港財政司公布財政預算案,披露國安費用為80億港元,但港府拒絕公布費用支出細節和相關人員編制。圖為香港九龍。(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香港財政司公布財政預算案,披露國安費用為80億港元,但港府拒絕公布費用支出細節和相關人員編制。圖為香港九龍。(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梁珍、許蒔/綜合報導】香港財政司24日公布〈財政預算案〉,下年度的赤字預算高達2,576億元(港元,下同;約新臺幣9,500億元),經濟學者擔憂香港未來難免加稅;同時,國安費用為80億元,但港府拒絕公布費用支出細節和相關人員編制。外媒估算,這筆錢每年可聘用近6萬名公安。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4日舉行記者會,會中宣讀了〈財政預算案〉,內容顯示香港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赤字為2,576億元,與去年的預算赤字1,391億元相比,數字上升近一倍。

財政赤字新高 「發錢政策」縮水

《港版國安法》催生移民、走資潮,再加上疫情持續下的香港百業蕭條,最新失業率已達7%,創下近17年新高。〈財政預算案〉公布的同時,陳茂波也稱,除了不再「全民發錢」外,亦取消免租公屋一個月的安排,寬減差餉和退稅額都減少。

去年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每人均獲發1萬元;今年18歲以上的「新舊香港人」(包括永久居民和新來港人士),每人則僅獲發5千元電子消費券。

另外,最需幫助的低下收入、失業人士,不再有失業補助。陳茂波稱,會提供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畫;貸款上限8萬元,申請期為6個月,年利率固定為1厘,最長分5年攤還。在首12個月只需還息,如期全額還款可獲退還已繳利息。

民間要求作出修訂

社民連要求政府修訂〈財政預算案〉,建議撥款350億元設立失業援助金,對失業及被迫放無薪假的雇員發放6個月援助金(薪水的八成),設限1萬6千元。另向利潤逾5千萬元的企業,額外徵3%利得稅,作為開徵「抗疫稅」用。

此外,社民連認為政府應該發放1萬元,幫助基層市民解困;當局亦應增撥款項,讓年滿65歲長者享最少3,500元養老金;大量增建公營房屋等。

警隊津貼升4倍 80億花在「國安」

人人捉襟見肘之際,3萬警察開支卻繼續增加。警務處最新開支預算為250億6千萬元,較2020~2021年度經修訂後預算增加了7.7%;2020~2021年度警隊津貼原預算只有2億8千萬元,但經修訂後大幅增加4倍至13億9千萬元。

另外,《港版國安法》實施7個多月來,雖然國安署架構未對外公開。但〈財政預算案〉顯示,政府已撥出80億元「專門款項」用來支付維護國家安全未來數年的開支。陳茂波表示,該預算包括了需要多少人手、編制,且已獲行政長官批准。

外界注意到,這份預算案的「開支預算摘要」中註明,香港政府應該從政府一般收入中撥出專門款項,來支付關於所謂「維護國家安全的開支」;並核准所涉及的人員編制,而不受香港特別行政區現行有關法律規定的限制。

即使有多名記者當場追問上述80億港元款項的具體支出,陳茂波仍拒絕透露細節,僅強調相關情況絕對「公開、透明」;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陳茂波又強調說,80億元撥款是數年的開支,但究竟是幾年,他卻不肯給出明確的數字。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以香港人口約750萬人計算,為了這80億國安費用,每名香港市民必將至少貢獻逾1千元。

報導又指出,由於《港版國安法》第16條規定,警務處等維護國家安全部門可以從香港以外聘請人員,所以如果以中共執法人員來估算,一名深圳公安月薪起薪約1萬1,300元,那麼80億元每年可聘用約5萬9千名的深圳公安。

報導指出,香港經濟學家羅家聰對香港赤字的大幅上升,感到十分擔憂。他指香港失業率尚未到頂,加上人才流失,未來港府難免會加稅。

羅家聰表示,如果政府對疫情帶來的衝擊處理得不好,就會變成經濟敗仗;加上中共的強壓性制度,導致人口、資金流失等因素,港府的帳目將難以維持,難免就要擴闊稅基。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在受訪時表示,在缺乏真正的監督及制約下,那80億元的國安預算的具體用途,香港市民將難以得知。他說:「這些錢是怎樣用,是香港警方國安處用?還是中共的國安公署用?沒有人知道!但是在香港的情況或者中國的政治架構,一定是混在一起的。」

他表示,中共政府一向不披露國安費,而每年的維穩費都比軍費高,這次公布國安費,目的是向市民製造威嚇;相信香港政府已把中共的一套國家安全概念,搬到香港。

「財金政策中國化 港人對前景失信心」

面對中國「國進民困」、「割韭菜」趨勢下,資深對沖基金經理錢志健批評,港府財金政策很明顯日趨「中國化」。現在政府施政不是「以民為本」,而是「以中央為本」;他並預期如果財困持續,港府或向港人的薪俸稅(類似所得稅)下手。

他坦言,《港版國安法》通過之後,過去8個月,加上疫情影響,「香港變了」。港人對這份〈財政預算案〉普遍不關心,而是熱衷討論移民走資、賣房;「現在都不想消費,而是討論是否繼續留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