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微生物是寧願餓死也不吃塑膠,所以反過來做,用微生物想吃的食材做給它吃」,銘安科技董事長黃建銘用最簡單的話語,闡明了生物可分解材料的特性。
中央社報導,黃建銘是化工博士出身,攻讀碩士時,他的研究主題就是如何讓微生物吃塑膠,沒想到微生物「性格剛烈」,不喜歡的食材,說不吃就是不吃。
原本以為這題目只能胎死腹中,沒想到兜兜轉轉繞了一大圈,黃建銘因緣際會之下成立銘安科技,終於有機會重新改菜單、驗證自己想法,發現只要挑選對的食材,微生物就願意捧場。
黃建銘拿起手上的自家紙杯,介紹著紙杯內層淋膜就是完全可分解材料且經國際認證,不同於傳統紙杯是用低密度PE、無法分解,喝完茶水後,丟在堆肥處理機可以加速分解,「不用一個禮拜就找不到了」。
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可以理解為以碳水化合物的概念替代原來不可分解的塑膠,讓大自然能夠分解;只是分解快慢要看環境,溫度愈高、水分愈足,分解就愈快,但若條件不夠,就好比食物放在冰箱,不太會壞(分解)。
前幾年,海龜鼻孔插入塑膠吸管的影片引爆全球輿論關注海洋垃圾問題,黃建銘直言,如果是銘安生產的生分解吸管,「根本沒機會讓它插在那邊,還沒到海洋就不見了」。
全球減碳環保蔚為潮流,很多人對於生物可分解材料的觀念卻還停留在早期,認為沒有馬上分解不環保,或是部分分解後、剩下的就是塑膠微粒;黃建銘解釋,生物可分解材料最終是變成二氧化碳跟水,哪怕留有殘渣,也不是塑膠微粒,而是有機碳。
黃建銘回憶20多年前,他曾在日本參展,當時業界前輩語重心長地給予忠告,做這行品質一定要顧好,不然會傷害信譽。
黃建銘坦言,市場上一直有競爭對手「號稱」是生物可分解材料,但品質良莠不齊,有鑑於此,他更是兢兢業業把關產品品質,「不然被汙名化,環保推不動」。
日常生活中,也常看到外套、鞋子標榜環保材質,不過黃建銘認為,這類產品是否環保很難說,以常見的PU材質為例,簡單來說,是由結構軟硬鏈組合而成,如果不常穿,PU間粒子的間隙會一直撐開、愈來愈大,就會壞掉,反之若常常穿,軟硬鏈揉合更緊密,鞋子壽命自然就延長。
黃建銘指出,PU材質並非生物可分解,因此壞掉之後,也就是化為碎片、粉末,「化成粉末就叫環保?這就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