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電動車夯 MIH平臺恐成陸企竊密目標

微軟遭中共駭客攻擊,災情持續擴大,並引起全球重視。(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微軟遭中共駭客攻擊,災情持續擴大,並引起全球重視。(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記者張原彰/臺北報導】微軟遭中共駭客攻擊,災情持續擴大,並引起全球重視。分析認為,受美國科技圍堵影響,中共急於向全球竊取科技技術,臺灣與中國僅隔臺海,更要提防中共的技術竊取,特別是臺廠積極發展電動車供應鏈,若有具體成果,恐容易成為對岸目標。

綜合媒體報導,微軟近期遭到中共駭客攻擊,並藉此入侵美國機構竊密,據6日的統計,災情擴大至美國2萬個組織機構。該事件引起美國政府重視,白宮除要求網路營運商嚴正以對外,也透露不排除採取下一步行動。

關於該事件,時事評論員徐嶔煌說,中共駭客的攻擊事件長年以來都有,只是隨著中方被美國科技圍堵的情況日漸嚴重,迫使中方須自己尋求技術突破與自主,讓中共駭客的攻擊事件變得越來越多。

繼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逐漸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各國車廠相繼發展電動車,而中共商業間諜、駭客也將目標鎖定在電動車技術,據媒體報導,馬斯克曾指控特斯拉的競爭對手、中國電動車廠小鵬汽車擅自使用特斯拉舊版的軟體,另外,小鵬汽車也遭爆竊取蘋果公司與自駕車有關的編碼。

徐嶔煌認為,電動車確實會成為中共駭客的目標,但即使中國藉此製造電動車,也難以完全應用這些技術。他說,首先,美國針對中共進行的科技圍堵,電動車的電池是一大重點,這使中國的電動車發展受到限制。

另外,他說,電動車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與判斷路況的感測器,是電動車優勝劣敗的關鍵,這攸關晶片的運算跟判斷能力,需要使用較先進的晶片,但中國無法獲得先進製程的晶片,能否突破10奈米都是問題,這會使中國的電動車發展變得更遲緩。

還有一點是,徐嶔煌說,與一般的尖端技術不同,電動車還得保證有一定程度的耐用性,因此不能僅確保技術能力,還得進行嚴格認證,而中國製造的電動車能否通過國際認證,是很大的問號。

臺廠鴻海組建MIH電動車開放平臺,若具有技術實力,恐也將成為中國廠商竊取技術的目標。有學者認為,這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特別是中共常年對臺灣進行科技滲透,在美中科技角力下,臺廠若有尖端應用的發展成果,也難免成為對岸目標。

臺工程師薪資水準低 有被挖角隱憂

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羅承宗受訪時則說,臺灣須針對高科技、敏感科技的外流,建立完整的資訊防護,雖然近年政府有動作,但速度不夠快,尤其是美國與中國隔著太平洋、距離遙遠,美國技術外流中國仍有阻礙,但臺海相隔不遠,且臺商與對岸交流熱絡,讓許多臺灣的技術容易流往對岸,「這考驗政府能否亡羊補牢,加強對戰略性產業的保護。」

另一點是,羅承宗說,部分臺灣技術設計人員的薪資水準不夠高,無法與韓國、新加坡相比,分紅多的產業只是少數,這讓中共抓到把柄,只要提出薪資誘因,就可拉攏到臺灣人才。雖然到中國未必有較好的發展,也有受騙的可能,但臺灣人才因為有生活壓力,容易屈於中共的優惠,政府也應重視此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