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中醫養生

腸胃痞滿的中醫調理

痞滿,是指自覺痞塞脹滿,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無痛的病症,可分為胸痞與胃痞。在此討論的是腸胃的自覺痞塞脹滿。 (123RF)
痞滿,是指自覺痞塞脹滿,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無痛的病症,可分為胸痞與胃痞。在此討論的是腸胃的自覺痞塞脹滿。 (123RF)

文/鄧正梁(濟德中醫診所院長)
《內經》中提到:「臟寒生滿病。」也就是寒氣盛易感脹滿。《內經》中又提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易生痞滿。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明確指出:「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明代大醫家張介賓在《景岳全書・痞滿》中明確指出:「痞者,痞塞不開之謂;滿者,脹滿不行之謂。」根據痞滿的臨床表現,西醫學的慢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以腹部脹滿不舒為主證時,可以腸胃痞滿治療。 

腸胃的痞滿,以感受外邪、內傷飲食、情志失調導致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調而發生痞滿。 

感受外邪,邪氣乘虛內陷,結於胃脘,阻塞中焦,遂成痞滿。內傷飲食,暴飲暴食,過食生冷,過食肥甘,嗜酒無度,損傷脾胃,納運無力。情志失調,抑鬱惱怒,情志不遂,肝氣鬱滯,脾胃升降失常,或憂思傷脾,發為痞滿。 

中醫的辨證論治,首先應辨虛實,有邪即為實痞;脾胃氣虛,無力運化,或胃陰不足,失於濡養,則屬虛痞。痞滿能食,食後尤甚,為實痞;飢飽均滿,食少納呆,大便清利屬虛痞。口淡不渴屬寒;而痞滿勢急,口渴喜冷屬熱。 

痞滿治療總以調理脾胃升降、行氣、除痞消滿為基本法則。實者瀉之,虛者補之,虛實夾雜者補消並用。 

飲食積滯,要消食和胃,行氣消痞,常用藥如山楂、神麴、萊服子、半夏、陳皮消食導滯。胃部脹滿,喉間有痰,用半夏、蒼朮、陳皮、厚朴理氣消脹。溼熱阻胃,口乾口苦,用大黃、黃連苦降瀉熱,厚朴理氣祛溼。胸脅脹滿,心煩易怒,要疏肝解鬱。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用黃耆、黨參、白朮等鼓舞胃清陽之氣。萎縮性胃炎,口乾,用生地、麥冬、沙參、玉竹等滋陰養胃。 

容易出現腸胃痞滿的人,應該節制飲食,勿飲暴食,同時飲食清淡,忌肥甘厚味;注意精神調攝,保持樂觀開朗;慎起居,適寒溫,注意腹部保暖;適度體育鍛煉,讓氣血通暢。 

腸胃痞滿是臨床上常見病證,張仲景《金匱要略》中提到:「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景岳全書・痞滿》:「虛寒之痞,治宜溫補,但使脾胃氣強,則痞開而飲食自進,元氣自復也。」慢性腹脹,多為虛寒,應少食生冷,食溫藥調理。◇

鄧醫談養生
現任正梁中醫診所院長,畢業於台北醫學院醫學系,曾任外科專科醫師,之後到南京取得中醫博士學位,是國內少數專攻中西醫整合治療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