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教育 學習天地

避免被網路世界吸走 克服分心的三個心法

「分心」一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生活在資訊蓬勃時代的我們,似乎變得更加頻繁地分心。我們有三個心法克服它。(123RF)
「分心」一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生活在資訊蓬勃時代的我們,似乎變得更加頻繁地分心。我們有三個心法克服它。(123RF)

文/Scott Mann 編譯/雪倫
不久前,我參與了一個名為「攪動」(The Churn)的網路研討會。

我將「攪動」定義為:現代人膠著於自我和設定目標之間的負面情緒。三個主要構成「攪動」的因素有「分心」(Distraction)、「不融入」(Disengagement)和「不信任」(Distrust)。這些負面因素,還會隨著時間越變越糟。

我主要想討論關於「分心」,更重要的是討論「分心」如何出現在生活中,而我們要如何克服它。

因分心,失去關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

「分心」一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生活在資訊蓬勃時代的我們,似乎變得更加頻繁地分心。當管理者在前臺說話,不到幾秒鐘,聽眾就在桌底下偷瞄手機的情況屢見不鮮;當專業人士試圖用網路視訊介紹產品給客戶時,螢幕另一端正在端詳電子郵件。

在這麼多分心的情況下,最讓人擔心的莫過於:人們因此失去關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

網飛(Netflix)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中,我們看到多少人陷入「攪動」中,僅一篇關於對立政黨帖文,就把人們注意力吸走。當今人們所面對的「攪動」漩渦實質讓我擔憂。

事實上,愛因斯坦曾說過:「人類主要是能量。」達頓大學(Darden University)的詹姆斯.克勞森(James Clawson)教授曾說:「領導力就是管理能量。」如果上面敘述為真,我們主要管理自身能量的方式,就是建立目標導向和目的驅動的心態。這樣的心態可以驅動我們為達成目標,而創造一個互相聯繫和信任的社會,在這裡人們有充實的感覺和個人自由,去做他們在這個世界要做的事。

一個讓人感到充實和自由的社會,是值得留給後代子孫的。無論支持哪派政治理論,我想多數人都同意這個觀點。然而,我們又多常被現實打敗而脫離目標呢?攤開你的一天,又可以看到多少分心的時間呢?打開臉書,本來要發一篇工作用的帖文,不一會兒,你就深陷政治爭論中,或是分享一張關於最新疫情的貼圖。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被判出局。

分心不過是「攪動」的其中一個因素,但日漸嚴重。社交距離使得人們更加依賴手機、更加24小時循環式地閱讀線上新聞。分心的情況越來越糟糕,使人們的交感神經不斷地經歷「面對」、「逃避」、或「暫停」手上工作的狀態。大公司以及政客視我們的注意力為其「策略性商品」,因此不斷地汲取我們注意力、想方設法讓我們分心。最後,我們逐漸失去那些有意義的目標、信任和個人自由。

三個心法,創造人際互動友善環境

在此艱難的時刻,如果你也想共同創造一個適宜孩子、工作、和人們互動之間一個比較友善的環境,試試以下三個心法:

心法一:承諾專注,拒絕分心

分心所帶來的後果代價太高了。我們要致力於保持正念,要活在當下。對圍繞在我們生命中的人,一定要保留時間給他們——這當然包括孩子。在家上學的當下,人們可能對孩子更加「沒空」,只因為他們總在身邊。真的要好好調整這種思維!因為這關係到管理家庭中的情緒能量,許多精力可都花在這裡。

心法二:注意獲取資訊的工具

我們必須更加自律地使用獲取資訊的工具。使用社群媒體時,更加專注在自己所要完成的事,千萬不要只是「瀏覽」訊息,如看看最新的口罩禁令解除沒。那就是分心。小心過濾閱讀的新聞,不要只是隨意看看。

心法三:排除造成分心的因素

排除那些已知會造成分心的因素。如果你點擊CNN或是福克斯新聞,可能就會觸發某些興趣。如果打開臉書開始上下捲動頁面,逐漸地你就會陷入該「面對」、「逃避」,或「暫停」手上工作的狀態。認清那些誘惑並且排除它。堅定防止分心的正念,形成一道守護注意力的防線。

隨著一點一滴、日復一日地實踐這些心法,可以幫助你不陷入「攪動」的負面情緒,避免被網路世界吸走。對自身注意力的掌控權是多數人所需要的,也是每個人應得的。

作者簡介:

斯科特.曼(Scott Mann)是綠色貝雷帽(Green Beret,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前專家,專門從事非常規的、高影響力的任務和關係建設。他是Rooftop Leadership的創始人,經常出現在電視和許多聯合廣播節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