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淺談慢性疼痛的行為模式與治療方法

痛與痛的治療已經引起相當大的醫療問題,甚至社會問題,(Shutterstock)
痛與痛的治療已經引起相當大的醫療問題,甚至社會問題,(Shutterstock)

文/記者李郁玫
「醫師啊!我頭痛了十幾年,吃過各種止痛藥,一開始還有效,可是慢慢地就沒效了。我好擔心止痛藥越吃越多,會不會吃上癮啊?」這是一些長期頭痛患者會提出的疑問。「痛」是各種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大多數患者前往就醫的主要問題也就是為了解除疼痛。 

如果一個患者喊「痛」,醫師很自然地就會想到是他身體某個部位產生病變,因而感受到疼痛。如果醫師找不到確實病變來解釋疼痛的來源,那麼患者的疼痛很可能就會被認為是假裝的,或是想像的,即使很明顯地看到患者的確因為「痛」而飽受困擾。 

疼痛引起的醫療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政勳說,近年來,像上述這類找不到原因的疼痛被稱為「心因性疼痛」。許多複雜因素會影響個人痛的經驗,而且有一些慢性疼痛無法以傳統觀念來解釋,一般的止痛藥物治療也沒有效果。 

時至今日,痛與痛的治療已經引起相當大的醫療問題,甚至社會問題,例如:因慢性疼痛導致身心痛苦、無法工作,過度使用或濫用止痛藥,造成醫療資源、社會成本的耗費等。 

疼痛的研究觀點模式

李政勳指出,目前醫學界對痛的研究是採以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綜合的觀點模式。在生物層面,大致的了解是周邊神經接受器受到刺激後,神經衝動經由脊髓傳到中樞神經系統,而某些神經傳導的化學物質可能影響到腦內鴉片接受器,也可引發止痛效果。生物層面的理論能用來解釋急性疼痛,而慢性疼痛或是所謂的心因性疼痛,則必須從心理與社會的層面來了解。 

在心理層面,一個人對痛的描述總是帶著情緒的成分,痛的經驗在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痛原本是個人自衛系統的一部分,可警告我們身體某一部分正受到傷害,所以痛和學習認識環境裡潛在的危險有關係。而且曾經引起疼痛的事物和疼痛的部位,會永遠存在心靈裡。 

就發展過程而言,痛和人際關係有密切的關係。舉例來說,痛會使嬰兒哭叫,照護者就會趕緊給予愛撫呵護;這就是由痛引起哭叫,從而得到照護者的撫慰,最後解除疼痛,這其中的關聯性是人類發展親密關係的重要因素。痛的本身並不有趣,是隨著痛而獲得他人的關懷和撫慰,使內心感覺快樂。 

學習行為理論對痛的論述

李政勳表示,學習行為理論認為慢性疼痛在最初可能是有真實的病變,而環境裡的各種因素則使它持續存在或者惡化,例如:當患者叫痛時,周遭的人都表示同情關心,這樣可能使患者繼續採取此一行為;相反的,如果患者在叫痛時,都沒有人關注他,在得不到同情關心的情況下,這種行為就比較不會再出現。 

如果患者在罹病前,生活有許多需要未獲得滿足,或是與家人有衝突,痛就使患者有機會操縱家人,以獲得關心照顧,而且可以逃避自己不喜歡的事。這種「病人角色」可以得到一些生病前得不到的滿足,因此促使患者繼續扮演此一角色。 

此外,醫療人員對患者痛的感受也有很大影響。有一些患者對痛的描述十分模糊,各項醫療檢查也找不出確切的病因,有時甚至會互相矛盾;再加上醫師的說明患者聽不懂,使患者更加疑惑,最後只好求助於其他醫師或轉院。 

其他醫師對患者如此慢性難治的病情,會努力地去找出病因加以治療,所以會安排更精密的檢查,或是更複雜的治療方式,如此使患者更加認定自己得了重大的疾病,反而就更耽心害怕了。 

複雜又漫長的治療過程

李政勳補充說,慢性疼痛的治療過程非常複雜且漫長,必須要由內外科醫師和精神科醫師密切合作、協調,任何一廂情願,單打獨鬥的治療都不可能成功。 

在治療的過程中,家屬的支持與關懷也能給予患者正向的回饋,增強患者建立良好的適應行為。但是有一些家屬經常會因為患者長久的疼痛而飽受心理上的折磨,感覺到無望、無助,或是對患者有罪惡感,甚至出現憤怒等負面的情緒。這些複雜的心理都需要醫師的協助,讓家屬對患者的疼痛有正確了解,並鼓勵家屬幫助患者繼續治療。 

唯有用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綜合考量的觀點模式來了解並治療,長期的慢性疼痛才有緩解的希望。(Shutterstock)唯有用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綜合考量的觀點模式來了解並治療,長期的慢性疼痛才有緩解的希望。(Shutterstock)

建立正確觀念接受治療

李政勳提出,大多數的慢性疼痛患者都有長期服用止痛藥的問題,因此在治療上應該先建立起患者按照醫師囑咐規則服藥的正確觀念,不可依據主觀的感覺自行調整藥量,甚至任意買成藥吃,以免日後變成止痛藥或麻醉藥成癮。 

對這個困擾許多患者的慢性疼痛,切勿再執於傳統的觀念,一定要找出身體實質上的病變,才能解釋與治療痛的根源;也不應該再誤認為患者是所謂的「心理因素」在裝病,而排斥、拒絕患者。 

唯有用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綜合考量的觀點模式來了解並治療,長期的慢性疼痛才有緩解的希望。曾有研究顯示,採用這個治療模式,願意積極參與治療的患者有2/3獲得相當大的改善,止痛藥的用量不但減少了,看醫師的次數也降低了,而且工作與社交的能力也有進步,生活品質即獲得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