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評論 觀點

【專訪】學習並提升自我 而非證實自己(1)

如果你更關心學習和成長,而不僅僅是正確,那麼接受新信息和加深理解就會容易得多。(Shutterstock)
如果你更關心學習和成長,而不僅僅是正確,那麼接受新信息和加深理解就會容易得多。(Shutterstock)

文/Jill Suttie 編譯/清清
您今天「重新思考」了嗎?讓我們每週思考一點點,改變一些觀念吧!

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重要的是「適應」,而不是固守舊觀念和固守自己的觀點。這是我們在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肆虐的2020年,學到的重要一課。

疫情期間,也迫使我們不得不質疑我們的許多假設是否真的有效,比如什麼行為才是安全的?公司和學校要怎麼運作?如何對待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等?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是美國暢銷書作家及組織心理學家,世界著名學府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他在新書《重新思考 洞悉未知的力量》(Think Again: The Power of Knowing What You Don’t Know)中,闡述了為什麼人需要更謙遜的對待自己的知識,以開放的心態對待新知識和改變觀念是多麼重要。這本書充滿了有趣的研究,幫助我們使自己頭腦更靈活,同時幫助他人思想更開明。

書中所述技能,不僅對如何應對瘟疫、傳染病大流行等危機,至關重要;而且對於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做出明智的商業決策等,都非常重要。

《Greater Good》雜誌的書評編輯及撰稿人、心理學博士吉爾‧薩蒂(Jill Suttie),她最近採訪了格蘭特教授,以下是這次採訪:

亞當‧格蘭特是美國暢銷書作家及組織心理學家,世界著名學府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Adam Grant提供提供)亞當‧格蘭特是美國暢銷書作家及組織心理學家,世界著名學府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Adam Grant提供提供)

Q:您在書中闡述了「質疑自認為已知的事物,並願意改變大腦想法」的重要性。為什麼通常人們很難做到這一點?

A: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心理學家們所說的「認知積重難返」(cognitive entrenchment)現象,即當你在某領域經驗知識豐富時,你會理所當然的質疑新假設。

第二個障礙是缺乏積極性:「我不想再考慮了;我對自己一直以來的做事方式很滿意。如果我承認自己錯了,我會感到自己愚蠢,別人也會說我愚蠢。還是堅持自己算了,更容易些。」

第三個是社交圈的影響。通常,我們最終形成的觀念,都會受到自己所在社交圈的影響,與自己社交圈裡的人的觀念很相似。所以,如果我放棄某些觀點,可能會被我的社交圈排斥,我不想冒這個險。

Q:您在書中談到「科學思維方式」的重要。您所講的科學的思維方式是什麼?它是如何幫助我們重新思考的?

A:加拿大裔美國政治學作家泰洛克先生(Philip E. Tetlock)曾提出一個非常令人信服的觀點:當我們處於傳教士模式思考問題時,我們確信自己是對的;當處於檢察官模式時,我們試圖證明別人是錯的;當我們以政客模式思考時,我們試圖贏得別人的認可。

這三種心理模式都阻止人「重新思考」,因為在傳教士和檢察官思維模式中,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我不需要改變。在政客思維模式中,告訴你的,都是你想聽的,但我可能沒想改變我真實的想法;我只是做做姿態罷了,絕不是重新思考。

所謂,像科學家一樣科學的思考問題,指的是:你謙虛,而不驕傲;有探求真理的好奇心,而不故步自封。你知道哪些是你所不知道的,渴望發現新的事物。你不會固執己見、一成不變。你會尋找你可能出錯的原因,而不僅僅找證明你正確的原因。你會耐心傾聽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想法,而不僅僅只聽自己喜歡聽的。而且,你願意結交那些會質疑你正確與否的人,而不僅僅結交贊同你的人。

Q:為什麼需要尋找自己可能出錯的原因?

A:如果不擅於重新思考,結果你會更經常犯錯。

曾有一個實驗,要求企業家們像科學家一樣去思考。結果一半用科學思考的企業家創造的財富,是另外一半對照組的40倍以上。原因是,當他們遇到關卡時,會停下來重新思考,並即時改進,而沒有在「自我」的作用下,一味證明自己是對的。這個實驗有力證明了:願意承認自己做錯,實際上可以讓自己更快的走向正確。(下週一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