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輕熟女牙齦腫脹出血 確診為血癌

牙齦腫脹、牙床莫名長出水泡、出血,至牙科診所治療,但是多次就診症狀卻未改善,牙醫師建議到醫院抽血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123RF)
牙齦腫脹、牙床莫名長出水泡、出血,至牙科診所治療,但是多次就診症狀卻未改善,牙醫師建議到醫院抽血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123RF)

文/記者施芝吟
一名33歲的周小姐去年因爲牙齦腫脹、牙床莫名長出水泡、出血,至牙科診所治療,但是多次就診症狀卻未改善,牙醫師建議到醫院抽血檢查,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告知,不治療3個月就命危。她接受化療、標靶治療,成功抗癌近一年,迄今也無復發跡象。

憶起初診斷時的心情,周小姐說,早上做完血液檢查,下午就接到醫院的緊急電話,隔日她在爸媽陪同下,被醫師告知罹患血癌,且不積極治療3個月就命危,淚腺直接潰堤,在醫院大廳嚎啕大哭。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4大症狀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其主要症狀不典型,容易與老化、感冒混淆;且病情惡化快,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有生命危險,被視為最難治療的癌症之一。

莫名出現臉色蒼白疲倦、發燒、瘀青出血、骨頭疼痛4大症狀,不可輕忽。(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提供)莫名出現臉色蒼白疲倦、發燒、瘀青出血、骨頭疼痛4大症狀,不可輕忽。(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提供)

他提醒民眾莫名出現臉色蒼白疲倦、發燒、瘀青出血、骨頭疼痛4大症狀,應盡速至各大醫院內科或血液腫瘤科進行血液以及骨髓2種重點檢測,若確診一定要至血液科就醫。

血癌年輕化 50歲族群增加最多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每年約新增800例,好發族群為65歲以上長者,約占五成;但也不乏年輕族群,40至65歲中壯年患者約占三成。男性略多於女性。為了解國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現況,臺大醫院及臺北醫學大學最新大規模回溯研究,分析9,949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個案共15年。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與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疾病工作組召集人侯信安醫師指出,結果顯示,新發個案數從每年364人逐漸提升至755人,有明顯上升趨勢。其中,患者年齡中位數落在56.2歲,以50歲至59歲族群增加幅度最顯著,證實有年輕化趨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葉士芃說,本項回溯研究處於未有任何標靶藥物問世的時期,數據上可以明顯觀察到針對較年輕、少共病、以及較早確診的患者,因身體狀況仍可承受標準化療,整體存活期可達10.2個月。

不過,對於無法接受化療的年長或因為有共病而身體機能較差患者,整體存活期僅剩4.1個月。此與同一回溯研究中觀察到的65歲以下病人平均存活為18個月,65歲以上年長者僅5個月的數據不謀而合。

葉士芃表示,現在透過標靶藥物、化學治療及幹細胞移植,年長者存活期為8~10月,提升2倍,年輕族群5年存活率為60~70%,提升兩成,他並提醒,化療仍是重要標準治療,患者使用標靶治療搶時間改善身體狀態後,仍建議接受化療或幹細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