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掬把椿萱 敬謝堂上父母恩

野生萱草。(公有領域)
野生萱草。(公有領域)

文/杜若
「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牟融《送徐浩》

「當今生花開一紅,願來生把萱椿再奉。」——明.湯顯祖《牡丹亭‧鬧殤》

椿萱,分別指椿樹和萱草二種植物。因其承載著美好的象徵意義,古人以椿代指父親,以萱代稱母親。

椿庭之恩

凡間草木,通常一歲一枯榮,生命非常短暫。人們聽說,上古時期生長著巨大的椿樹,以八千年為一春,再八千年為一秋,生命不老且又長青。古人希望父親能像大椿一樣長壽多福,因此就以大椿作為父親的代稱。

「福如滄海無窮極,壽比靈椿過八千。」——宋.無名氏《鷓鴣天‧此夕薰風息舜弦》

「酒勸十分金鑿落,舞催三疊玉娉婷。滿堂歡笑祝椿齡。」——宋.張綱《浣溪沙》

「九萬鵬程當不二,八千椿壽看逾一。」——宋.華岳《滿江紅‧自古稱稀》

以上幾則詩詞,以「靈椿、椿齡、椿壽」為祝辭,祝福男性長輩健康長壽。對父親的養育與教誨之恩,古人則以「椿庭之恩」來表達。

春秋時期,有一天,孔子站在堂上獨自思考問題,其子伯魚為免打擾父親思考,疾步穿過庭院。

孔子回首問他:「最近學《詩》了嗎?」伯魚回答:「還沒有。」孔子說:「不學詩,如何懂得與人交流呢?」於是伯魚就去學《詩》。

又一次,孔子在堂上聽到伯魚疾步穿庭之聲,於是回首問他:「最近學《禮》了嗎?」伯魚說:「沒有。」孔子教誨他:「不學《禮》,如何懂得立身呢?」

伯魚聽從父親的教誨去學《禮》。後來,人們將椿與庭組合,代稱父親。

古典小說《荊釵記傳奇》第二回說:「不幸椿庭殞喪,深賴萱堂訓誨成人。」 不幸父親殞沒,深得母親養育和教誨,才能長大成人。這裡就是以「椿庭」代稱父親。

萱堂之思

萱,萱草,又稱「諼草」。諼,忘記的意思。《詩經‧衛風‧伯兮》曰:「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諼草能使人忘記憂愁;背,即北堂,主婦居住的堂屋。後人將母親居處的地方稱為「萱堂」,以「萱壽」祝福母親或女性長輩。

據《本草綱目》介紹,萱草有治療思鬱憂愁的功效。《博物志》說,經常食用萱草能使人愉悅,忘記憂思,所以稱為「忘憂草」。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唐.孟郊《遊子詩》

萱草生長在北堂臺階前,而遊子已遠行至天涯。慈祥的母親倚在北堂門口,卻還沒有看見萱草開花。以萱堂之思比喻母親對遊子的思念。

於是「椿、萱」組合後,人們用來代稱父母。如果雙親健在,稱為「椿萱並茂」。

這幾則記載,都是以「椿萱」代稱父母。(參考資料:《論語‧季氏》、《毛詩正義》卷三、《幼學瓊林‧祖孫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