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學者:應用精準醫療 可提早發現慢性病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表示,藉由精準醫療可提早發現慢性病。(記者賴意晴/攝影)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表示,藉由精準醫療可提早發現慢性病。(記者賴意晴/攝影)

【記者賴意晴/臺北報導】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表示,精準醫療的應用,最重要的就是能透過人工智慧(AI)以及大數據分析達到「提早治療」。他舉例,許多患者被診斷出腎臟病時,都已經太慢、要去洗腎了,藉由精準醫療便有可能提早5~10年發現腎臟病的潛在可能。

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CCT)27日舉辦2021臺歐健康論壇,許志成於會中就「如何藉精準醫療及公私部門夥伴關係因應慢性病負擔:臺灣經驗」發表專題演說。

許志成指出,當社會逐步邁向高齡化,慢性病患者也快速增加,「精準醫療」就是能夠降低慢性病負擔的方式之一。他指出,許多患者被診斷出腎臟病時,都已經太慢、要去洗腎了,藉由AI以及大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系統性的病況,便有可能提早5~10年發現腎臟病的潛在可能,提早預防,「這個就是個人化的醫療」。

至於大數據分析牽涉的個資問題,許志成說,「這也就是需要政府共同努力的地方」,像是透過聯合學習就是現階段能兼顧個資及數據蒐集的方法之一。聯合學習指的是讓多個組織合作開發模型,又不用彼此直接分享機密的臨床資料。

許志成表示,精準醫療面臨的挑戰還有基礎設施、資料標準化、法規問題等,因此,公、私部門的夥伴關係可以說是精準醫療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