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慈心基金會表示,現在部落裡懂小米的耆老越來越少了!在日治時代引進水稻之前,小米占原住民生活糧食的50%,其重要性與需求量遠勝於芋頭、蕃薯、旱稻和玉米,但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與無法機械化耕作,小米種植面積大量地減少。
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稻米與小麥製品,逐漸取代了原有的小米飲食文化;加上臺東常有颱風、焚風以及田區的鳥害,願意種植小米並留種的族人,大幅減少。因此,推動小米復耕,也是在重建與小米有關的傳統生活,更是原住民復興傳統、重建自我認同的契機。
有感於原住民小米飲食文化的逐漸遺失,慈心基金會與綠色餐飲指南共同推動「小米食材研究會」,邀請全臺16家綠色餐廳參與小米創意料理研發,並於5月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小米月」,16家餐廳將同步供應小米創意料理,一般民眾不但可以在餐廳吃得到用小米做的餐食與甜點,也找回失「耕」的小米!
綠色餐廳 共推創意料理
「小米食材研究會」邀請來自臺北、新竹、臺中、高雄、屏東、宜蘭、花蓮與臺東的16家綠色餐廳,發揮各自的料理風格與手藝,共同創作以小米為食材的蔬食料理,展現小米的不同風味,突破一般大眾對於小米的印象,進而認識小米並食用小米。
長期推廣永續飲食的綠色餐飲指南表示,「食材研究會」的宗旨是期待優良永續的食材能藉著餐廳的創意與廚藝而獲得推廣,達到生產者、餐飲業者永續發展的目的。因此這一次的小米食材研究會,期待通過綠色餐廳主廚們的研發,帶出食用傳統食材的風潮,假以時日更能運用在常態餐點的設計上,增加小米食材的需求量。
此外,綠色餐飲指南也搭配本次小米食材研究會,舉辦了兩天一夜的主廚小米產地拜訪,安排綠色餐廳主廚們深入臺東金峰鄉部落的小米田區,實地了解小米生長的狀況;也到位於太麻里的拉勞蘭小米工坊,實際體驗qavay小米糕與djinkul小米芋頭糰的製作。並在阿塱壹部落發表研發成果,現場烹調蔬食小米創意料理,一道道不同風格、口味與吃法的小米餐點,令與會來賓驚豔不已!
綠色餐飲指南共同創辦人黃俊誠表示:「我們想藉這次的共作讓大家體驗到,小米不只是小米粥、小米酒,還多了這16種小米吃法。」「餐飲和農業是互相支持的,保種、育種不只是農業的問題,若有餐飲業的加入,在財務上、情感上都是支持保種育種的一環。」
這也是食材研究會的場地從餐廳廚房拉到產地,並結合部落體驗、部落農友導覽以及小米料理實作等活動的原因。目的就是希望讓主廚們可以感知第一手的產地知識與文化脈絡,深化餐廳對於「與環境共生」的意識與概念。期盼未來有更多的餐廳可以穩定地使用部落食材,或是採用對環境更友善的方式烹調原生植物,對於永續及綠色餐飲的推動,將會更有助益。
16家綠色餐廳端出來的16道小米料理,有加入南洋食材的「小米天貝漢堡」、「毛豆天貝小米丸佐五色鮮蔬」,結合泰式咖哩的「脆米香料沙拉」;還有歐式風味的「小米千層」、「小米煎餅」、「酥炸小米餡餅」、「番茄起司小米糕」與「小米瓦片」;以及結合部落食材與中式料理的「小米粽」、「小米米糕」,與完美集結原民野菜的清爽小點「小米野菜暖沙拉」。更有小米系列的創意甜點,像是淋在刨冰上食用的「季節小米甘酒釀」,以及美麗營養的「小米奇亞籽布丁」等等。每一道不只創意十足,更是全蔬食料理,打破了過去大眾對於小米的既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