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快樂缺氧頻傳 這2類人要警惕

國內爆發本土疫情後,有患者在家猝死,可能與沉默缺氧有關。(Shutterstock)
國內爆發本土疫情後,有患者在家猝死,可能與沉默缺氧有關。(Shutterstock)

文/蘇冠米
臺灣爆發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的本土疫情後,陸續傳出死亡病例,值得注意的是,有居家隔離的民眾在家猝死,或是死亡後才確診,可能與「沉默缺氧」有關。醫生建議,這兩類人應在家中測血氧,減少憾事發生。

花蓮門諾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賴賢勇指出,最近幾例在家猝死或到院時狀況還好,卻突然缺氧需插管急救的病例,可能是「沉默的缺氧」(silent hypoxia)造成的。沉默缺氧又稱隱形缺氧、快樂低血氧症,是指新冠肺炎患者出現血氧降至很低,卻沒有感到呼吸困難的情況。相比之下,氣喘或其他疾病患者在缺氧時,都會出現喘息、不舒服。

這是COVID-19病毒引起的特別現象,患者明明缺氧,體內器官已被損害,但行動表情一切正常。賴賢勇指出,當血氧掉到一定程度,患者就會突然昏倒或發生心肌梗塞而猝死。

正常人的血氧飽和度為97~98%,老菸槍和氣喘患者約在90~95%中間,但有些隱形缺氧患者血氧可降到70~80%或更低。根據CNN報道,美國急診科醫生理查德・列維坦(Richard Levitan)指出,一些隱形缺氧患者到醫院時血氧甚至已經低於50%。

臺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重症科醫師蘇一峰指出,呼吸是由延腦呼吸中樞所控制,同時還有一些呼吸偵測受器,例如:延腦的中央化學受器,可偵測腦脊髓液的二氧化碳濃度與酸鹼度;位在頸動脈體及主動脈體的周圍化學受器,負責感受氧濃度的變化進而影響呼吸中樞。

目前學者們懷疑,是這些偵測神經元遭病毒感染後出問題,才造成沉默缺氧。不管是最初的病毒或是變種病毒,都會造成沉默缺氧,因此,治療上必須注意患者的呼吸與血氧濃度。

早晚量血氧 低於90%快就醫

當確診者爆增,醫療資源難以負擔,輕症、無症狀患者通常只能居家隔離,但他們也有沉默缺氧的風險。那麼,如何知道血氧正下降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建議,居家隔離的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都要留意是否有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脣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若出現就必須立即就醫。外表發青可作為是否有隱形缺氧的判斷。

在家隔離者應早晚量血氧。(Photo by Sean Gallup/Getty Images)在家隔離者應早晚量血氧。(Photo by Sean Gallup/Getty Images)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血氧飽和濃度監測儀(脈搏式血氧儀,pulse oximeter)自我量測。賴賢勇認為,血氧儀的量測較客觀,而且可能是最早發現患者病況轉壞的臨床指標。建議兩類人在家準備血氧儀,早、晚各測一次:

1. 無症狀、輕症患者。

2. 已被採檢,但核酸檢測(PCR)結果未出來的人。

近日患者急速增多,要篩檢的人也大量增加,造成核酸檢測無法即時出結果。這兩類人量測血氧若發現突然下降,低於90%,代表身體處於缺氧狀態,務必馬上就醫。

林口長庚小兒急診科醫師吳昌騰說,無症狀或輕症病人在家以正常速度步行6分鐘後,用血氧儀自我檢測,低於90%是異常的。隱形缺氧的患者會出現運動引起的缺氧,卻沒有呼吸困難。

沉默缺氧會造成COVID-19患者突然變重症,需要插管。(Photo by SILVIO AVILA / AFP)沉默缺氧會造成COVID-19患者突然變重症,需要插管。(Photo by SILVIO AVILA / AFP)

賴賢勇補充,因無法確認在家的輕症、無症狀患者會不會突然惡化,準備一個血氧儀能讓患者、家屬都比較安心。雖然不代表就醫一定會好轉,但能及早發現缺氧就多了救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