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醫療新聞

端午節的節氣養生之道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郭純伶。(中醫師郭純伶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郭純伶。(中醫師郭純伶提供)

文/郭純伶(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端午節除了是重要的傳統習俗、三大節日之一外,在以農立國的傳統社會,其塑成原由自然和節氣、農作、氣候等有關。

端午節大約落在節氣「芒種」附近,是太陽到達黃經75度的時候。芒種是「夏至」的前一個節氣,也是五月的第二個節氣,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有不同的作物要採收和播種,是一個交替的時節,所以也最忙碌,例如有「芒」的麥子要收、有「芒」的水稻要插秧。《曆書》說:「斗指已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穀,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都在說明此事。

這個節氣此時的氣候特點是:雨量增多、氣溫不斷升高,天氣又溼、又熱、又悶,不只容易滋生蚊蟲,於人體則容易因溼氣而產生困倦少食、肢體困重、頭暈乏力或大便溏薄等的症狀。另外,在天氣悶熱之時,因為汗無法通暢排出,也可能感到煩躁憂鬱、心悸胸悶。

夏季的養身指導原則《黃帝內經》早已流傳千年「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意即配合節氣運行,在萬物蓬勃生長的時候配合活動,不要因困倦而閉不出戶、怕那豔陽日頭,要出去走走才能宣發鬱悶,並以微微出汗為度,也不宜大汗淋漓。

而除了身體的氣機之外,精神調養也很重要,雖然天氣的悶熱讓人覺得煩躁,但若能維持情志的舒暢和通泄自如,也才能通達身體氣機。另外,飲食則以清補為主,輔以祛暑益氣、生津止渴和顧護脾胃的食物,例如四神湯、山楂、麥門冬等。

除此之外,這些症狀也能通過中醫的方法,使用芳香燥溼、益氣升陽的藥物調理,尤其平常脾胃較為虛弱的人,更應透過調理腸胃幫助全身溼氣的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