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本土疫情未見趨緩,針對臺灣染疫致死率4.2%,高於全球2.17%,引發外界質疑,是否當中存有確診黑數。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5日表示,臺灣的檢驗陽性率一直都很低,在今年5月疫情初期最高到2.8%,都低於歐盟4%、世衛組織(WHO)的5%。
莊人祥解釋,以美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及韓國等國與臺灣做比較,其他國家剛發生疫情時,致死率都會有偏高跡象,英國甚至超過18,而臺灣的致死率在5月底、6月初往上爬,另在百萬人累積發生率,及百萬人累積死亡率部份,累積死亡率臺灣是最低的,為25.9%,致死率是4.2%,其他國家為1.3%至3.0%不等。
莊人祥說,雖然致死率高達4.2%,但能夠看到疫情初期其他國家的致死率都偏高,臺灣的疫情爆發時間較晚,也有看到今年5月疫情初期致死率偏高的現象,其他國家疫情爆發在去年年初,再加上個案數很多,後來這些國家致死率就降低。
莊人祥表示,至於臺灣的確診病例是否有被低估,需要以檢驗陽性率作為指標,能夠看到其他國家檢驗陽性率特別高,顯示通報確定病例有低估的情形,臺灣的檢驗陽性率一直都很低,在今年5月疫情初期最高到2.8%,都低於歐盟4%、WHO的5%。
莊人祥說,也就是說臺灣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在檢驗量能足夠之下,通報病例也就沒有被低估的情況。
至於臺灣致死率偏高的原因,莊人祥表示,是因為國內確診者中,60歲以上就占三成五,其中60歲死亡者就占九成。對於如何降低致死率,將針對重症照護,以單株抗體等藥物輔助治療,希望對可能發生併發症的個案,降低重症死亡率。
陳時中:隱藏瞞不住 藏越多爆越多
另就是否有低報情形,陳時中解釋,一開始在檢驗的時候,每個國家都會針對發生狀況的區域,進行積極檢驗,此時的陽性率相對高,接著逐一匡列範圍擴大採檢,第二圈、第三圈,越外圈確診陽性率越低,臺灣陽性率為0.7%,換句話說臺灣的篩檢量能,不敢說沒有黑數,但是不斷擴大採檢到陽性率只有0.7%,足以說明臺灣檢驗量能是足夠的。
陳時中表示,所以社區採檢站不斷篩檢,篩檢到最後陽性率僅剩0.1%或0%,最後就把篩檢站給撤了,也是這個道理,接著又會到其他可能熱區進行篩檢,所以才會用陽性率來看篩檢站數量是否足夠,有沒有把潛藏個案找出來。
陳時中表示,臺灣陽性率以0.7%為平均值,實際可能更低,但仍會希望持續進行採檢,找出更多隱藏病例,畢竟隱藏是瞞不住的,月隱藏個案越多、爆發越多,這沒辦法靠時間拖過去,一定要及早斬斷傳播鏈,將隱形個案及早匡列隔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