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研究分析了世界各地超過1,600件恐龍化石,並於6月29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近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在墨西哥灣留下一個巨大的希克蘇魯伯(Chicxulub)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世界十大隕石坑之一,寬達150公里。此前科學家認為,這場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帶來的災難,導致地球上的恐龍滅絕。
這份新研究認為,其實在撞擊前,恐龍已經遇到麻煩,先是一些古老的品種滅絕,沒有新的品種代替,導致生態環境失衡;加上後來地球氣候開始變冷,這讓喜歡溫暖氣候的恐龍很不適應。這兩方面因素共同促使恐龍走向滅亡。
據悉,恐龍活躍於地球的時間長達近1.75億年。這份研究的負責人、法國蒙佩利爾大學(Université
de Montpellier)專家康達明(Fabien
Condamine)表示,他們檢查了逾1,600件恐龍化石。這些化石的年代可追溯到距今1.5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研究人員找到辦法,能夠測量一些品種滅絕的速度,及新品種恐龍出現的速度。
這些化石包括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六類恐龍,即甲龍科(Ankylosauridae)、角龍科(Ceratopsidae)、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馳龍科(Dromaeosauridae)、傷齒龍科(Troodontidae)和霸王龍科(Tyrannosauridae)。
研究稱,恐龍走向滅絕,始於品種多樣性減少;其中,鴨嘴龍的崛起似乎是明顯的問題。這個品種競爭力超過許多其他的食草恐龍品種,導致整體的多樣化消失。再加上距今大約一億年前開始,地球開始變冷,這讓依賴溫暖氣候的恐龍很難適應。
合作研究員吉諾(Guillaume Guinot)說:「看起來是草食性的恐龍品種先滅絕,這導致恐龍生態系統失去穩定,一旦遇到環境的變化,單調的品種結構就容易崩潰。」
研究總結說,即使沒有那場小行星撞地球的災難,恐龍在那之後的情況也和現在的歷史沒有什麼差別——它們都會走向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