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突破!外交部20日宣布,我國將以「臺灣」為名在立陶宛首都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這是我國在歐洲首個以臺灣為正式名稱的代表處,這也是臺灣招牌首度插旗中共邦交國。前外交官、時代力量國際部主任劉仕傑任認為,接下來要非常關注北京是否對立國施壓,避免中共干預「蓋亞那設處事件」重演。
外交部20日召開記者會,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立陶宛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歐盟及北約成員,其工業、森林農牧、金融科技實力雄厚,未來臺立雙邊在經貿、產業及科技領域將有合作,尤其立國政府主動對外說明,今年秋天計畫在臺設處,拓展亞太市場,相信兩國友好關係將更上層樓。
時隔18年 再於歐洲設代表處
吳釗燮強調,這次立陶宛設處,是繼2003年在斯洛伐克設處後,相隔18年再次在歐洲設立代表處,突顯臺灣繼續積極拓展並提升與歐洲各國實質關係的決心及耕耘成果,卓具意義。
此外,吳釗燮提到,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則是歐洲國家第一個以「臺灣」為名的代表處,「讓歐洲朋友清楚明白,我們代表2,350萬的臺灣人,意義重大」。
至於立陶宛來臺設處時間,吳釗燮表示,尊重其國內法律修訂,立國同意時機成熟後再對外說明,此外,目前也沒有推動駐歐各館比照改名的計畫。
外交部公布相關消息後,立陶宛國會友臺小組主席莫德基斯(Matas Maldeikis)表示,這不僅是創造雙方經貿關係的新篇章,也是向世界發出「民主國家間應相互加強合作」的清楚信號。
美國在台協會(AIT)聲明表示,美國肯定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的設立,所有國家都應享有與臺灣締結更緊密關係及拓展合作的自由,美國始終致力於以符合美國一中政策的方式支持臺灣。「我們與朋友及盟友站在一起,共同在全球促進我們共享的繁榮、安全及價值」。
總統:外交成果別具意義
有關在立陶宛設臺灣代表處一事,總統蔡英文表示,這是別具意義的重要外交成果,謝謝及第一線外交人員積極努力,拓展了臺灣和各國的實質合作,「我們會繼續走向世界,和更多民主夥伴攜手前行。」
行政院長蘇貞昌則說:「德不孤,必有鄰。願意兩國建交,我覺得是非常重要」。一旁政院發言人羅秉成連忙在耳邊提醒,「是設處,不是建交」,蘇貞昌才改口。
蘇貞昌表示,小國立陶宛身處敵國外力壓迫最前線,力挺同樣堅守自由民主、身處敵國威脅的臺灣;臺灣不必妄自菲薄,舉國應知「同舟一命、同國一命」,臺灣會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遠在波羅的海的立陶宛都能看見臺灣,願讓臺灣在立陶宛設處,而且用臺灣名義,這非常重要。
立委:立陶宛與臺灣處境相似
立委王定宇表示,立陶宛與臺灣處境十分相似,「同樣位處面對威權政體最立即直接的威脅,身居捍衛民主自由體制的戰略前線」,面臨相同挑戰,有共同合作的契機。
他說,當臺灣、立陶宛在防疫上互助,成為國際佳話時,立陶宛政府多次表明今年一定來臺設代表處,臺灣也鴨子划水努力推動雙邊關係,「尤其最近跨大西洋美歐聯盟,有日漸鞏固回穩的趨勢」。在這樣的有利局勢下,外交部也掌握契機,「第一線外交人員的沉穩折衝,今天終於突破現實困難」。
立委林俊憲則說,臺灣因為受惡鄰居中共的威脅、阻撓,外交之路一直走得不順遂,但卻從未選擇妥協,而是專注在自己的步伐上,持續讓全球民主陣營更加認識臺灣,這次代表處的設立,「也印證了我們長期以來的堅持,是必要且正確的選擇」。
專家:需防中共干預 製造變數
劉仕傑曾任外交部歐洲司中東歐科科長,他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本次臺灣設立陶宛駐處是重大突破,立陶宛與中共有正式邦交關係,此舉或開啟歐洲甚至其他地區國家,在中國與臺灣都同時設有官方駐館的先例,值得觀察。
不過他也提醒,今年初,臺灣原宣佈與南美洲的蓋亞那協定設立「臺灣辦公室」(Taiwan Office),但蓋亞那不敵中共施壓,不到一天就翻案終止,「希望這次立陶宛設處不要節外生枝,能挺過中共壓力,不會變成蓋亞那事件翻版」。
劉仕傑也點出,我駐立陶宛與駐索馬利蘭代表處,兩者名稱不同的玄妙之處在於,駐索外館用「Taiwan」,較有正名意味,而駐立外館則用「Taiwanese」,語意上帶有轉圜詮釋的模糊空間,「稍微繞開主權意涵」。
劉仕傑坦言,雖然這是中共壓力下,不得不的妥協方式,但比起過往臺灣在非邦交國駐處多用「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RO)」,已大有進展,更何況這次「Taiwanese」設館在中共有邦交的地方,是很大突破。
不過,吳釗燮則解釋,這次駐館名稱用「The Taiwanese」就是代表臺灣,跟德國、美國等國駐臺單位用法並無二致,每案都有獨特性,建立在最終雙方是否達成共識,形式只是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