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吳榮近一路的順風順水,底下埋藏的卻是暗礁與漩渦,如同交趾陶(Koji Pottery)的命運。
「寶石釉」配方承傳 險中有險
交趾陶工藝在清朝中、後期傳入臺灣,經過臺灣匠師的改進,交趾陶從素三彩發展到多彩樣式,其中最令人驚豔的莫過於「寶石釉派」。日本殖民政府曾將其送往國外參展,但此門此派的承傳卻一度後繼無人,一甲子之後,才因吳榮轉為藝術創作,令其名號重震江湖。
「寶石釉派」的開創者是葉王(1826~1887,嘉義人),「胭脂紅」是他的獨門絕技,他過世廿五年後,林添木(1911~1987)在嘉義出生,他不只到處研究葉王的作品,又想辦法打聽曾在葉王處工作的前輩,前往拜訪,果然獲得珍貴配方。
林添木過世前六年,吳榮的父親帶著兒子登門拜訪,林添木卻未展露高興神色,「一直到現在,我才知道為什麼。」
林添木:當興趣就好 市場反應卻大好
交趾陶除可作為廟宇裝飾,富裕人家也會訂製交趾陶器物,例如九氣爐,點上檀香,放在書房作為醒腦用;而路沖擋煞、加官晉爵的禮物等,交趾陶也都是民眾首選。
吳榮剛出社會,就遇上大好前景,加上前總統李登輝拜訪康乃爾大學時(1995年),以其作品「九龍如意」作為贈禮,更打開了他與交趾陶的知名度,每天上門的客人絡繹不絕,「連草圖都還沒看到,就直接下訂」。
林添木生前叮囑吳榮,「把交趾陶當興趣學就好。」因為當年他學到一身好工夫,卻遇上日本殖民政府下令不准興建廟宇(1937年),林添木只能窩在市場賣米糕、肉圓維生。直到晚年,行政院文建會(後改制為文化部)找到林添木,委託他修復葉王作品,才重回交趾陶市場。
但吳榮所處的年代正值經濟起飛,客戶捧著現金登門預約、媒體大加報導、各方榮寵加身,他無法體會師傅的用心,只僅記師傅教導,堅持古法熬製釉色,以保作品經歷百年,仍能透亮靈動。
當時的他還想不到,精緻的交趾陶藝術會在數年後淪為廉價贈禮。
國寶變地攤貨 沉潛十年閉門苦思
交趾陶因製程繁複,無法快速交貨,臺灣商人乾脆到中國大陸設廠,以化學色料量產交趾陶,從高檔飯店到夜市,占據了各大通路,形粗色混,使交趾陶的藝術地位一落千丈。「我們在五星級飯店看過塑膠做的那種東西,也叫『交趾陶』,賣給外國人的。」
吳榮面臨生存關鍵,才知為何當年林添木臉上總有一抹憂色,還拿出米糕、肉圓等獨家配方,要吳榮手抄筆記,「老師很厲害,所有配方條理分明,我真後悔沒有抄起來。」
藝術家性格的吳榮,身處廉價品傾銷的市場中,默默精進技術、不願放棄,十年酸澀宛如《鏡花緣》中的仙家異物,令人脫胎換骨,1990年,他展出了一系列神話人物,如:東海龍王、鐵扇公主、齊天大聖等,人物表情傳神,動作毫無凝滯,衣裙飄動彷如身在風雲電掣的現場,神話場景活脫脫的展現在觀者面前。
作品突破高度限制 受日本青睞
多年來協助推動交趾陶藝術的高雄榮總正子造影中心主任林昶仲表示,吳榮的作品不只具有美感,還能令人感同身受;如同仰望玉山,內心浮現的自然感動。
令業界驚奇的是,吳榮的交趾陶作品突破了交趾陶過往的高度禁忌,「《齊天大聖》90公分高,重心只在這一點上,在點、線、面上都要能平衡,還要換算燒製過程的拉力與重力,才不會變形。」因為燒製技術,過往的交趾陶作品多是半浮雕或是小型作品。
臺灣交趾陶可說是碩果僅存的廟宇傳統工藝,中共在文革之時,就絞斷了中華文化的承傳,「傳統藝術中,有一種職人的精神,那是性格的磨練,也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吳榮表示,過程中千百次的重複,對人的性格是種磨練,許多年輕人卻在此卡關投降,令他十分擔憂。
長年推廣交趾陶工藝的林昶仲建議,日本經濟部有套保證就業做法,可供臺灣借鑑,以國家力量來培植新血,才能延續命脈。
【交趾陶名稱由來】
日本殖民臺灣時,誤以為廟宇上的交趾陶,與日本從越南進口的茶碗杯盞為同一類,因此以「交趾陶」稱之,以訛傳訛,沿用至今。
——轉載自「台中文建繪」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