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為何要一心不亂的念經?幾個省思小故事

只有心無雜念的誦經,才能得到神佛的加持。(Fotolia)
只有心無雜念的誦經,才能得到神佛的加持。(Fotolia)

文/杜若
很多人抱著為他的善念,想以誦經等佛事,為家人或部將祈福。在明朝的幾則故事中,戚繼光為陣亡親兵誦經,只因無意中摻雜了一念,竟使超渡受阻;雲南僧人誦經心念不純,神人特別入夢示警;丈夫為亡妻大辦佛事,結果他聽到了怎樣的消息?

一、戚繼光超渡士兵

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繼光(1528~1588年)率軍抵禦倭寇,在一個月內九戰九捷。次年,重創倭寇,於同年五月收復了平海和興化。他領兵守護三江城時,平常都會虔心的誦念佛經。雖然軍務倥傯,但也沒有懈怠。

一天夜裡,一個陣亡的親兵進入戚繼光的夢中,說:「明天,應當讓我的妻子來見您。懇求您誦念一卷《金剛經》,以超渡我。」第二天,那個士兵的妻子果然來求見,她所說的話和戚公夢境相合。

次日早晨戚繼光吃過素齋後,就開始為陣亡士兵誦經。當天夜裡,那名親兵託夢給妻子說:「感謝主帥為我誦經。但是其中夾雜著『不用』二字,致使功德不全。我還未能解脫痛苦。」第二天一早,親兵妻子又來求見戚繼光,告訴他夢境所示。

戚繼光聽罷,大吃一驚。因為他想起來,誦經的時候,他的夫人派婢女送來茶水、果餅。戚繼光遠遠的就看見了,揮手阻止她不用送。雖然戚繼光嘴裡沒有說,但是思想中想著「不用」了。事後,戚繼光把此事告知幕僚和賓客,這件事就這樣流傳下來。

二、禪師念經帶雜念

雲南徹庸禪師(1591~1641年)是妙峰山開山祖師,一代佛門高僧。他自述,曾在生病期間做過一個夢。夢中有位神人拿著一個簿子說:「這是誦念經卷時,摻雜著雜念者的罪過。」徹庸接過來一看,上面寫著很多人名,都是在抄寫或誦經時,摻雜了世俗之念,犯下了罪過,而他的名字也列在末篇。

那位神人對他說:「如果誦讀一卷經書,就摻雜著兩個念頭。試想一下,那麼一生所誦經卷,應該摻雜多少雜念?」夢到這裡,徹庸忽然從夢中驚醒,發覺自己汗流浹背。無論對於佛門僧眾,還是凡夫俗子,這件事都讓人引以為戒。

三、超渡亡妻行為不端

明朝擔任兵部侍郎的顧養謙(1537~1604年),其夫人去世後,廣修佛事以超渡他的亡妻。幾年之後,他的妾一夕暴亡,經過一宿又甦醒了。小妾清醒後大哭不止,於是養謙問她原因。

那名小妾說:「我剛死後,進入冥府,看見夫人被關在一個暗室。夫人說:『我在這裡實在苦不堪言,你們要急作功德救我。』」

夫人告訴小妾:「請僧人誦經懺悔超渡,在於主者齋戒至真至誠,才能滅罪增福。以前沙門在堂上誦經念佛,相公卻在室內大喝。這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小妾轉述此事,顧養謙聽了當場大哭。於是顧養謙擇日邀請嚴格遵守戒律的高僧,並以嚴肅的態度對待佛事。

這幾則故事中,無論戚繼光、徹庸禪師,還是顧養謙,他們都有著為善的意願,卻因心念不純,無意間的雜念,使人犯下無意之過,使亡者遲延解脫。或許,只有心無雜念的誦經,才能得到神佛的加持。只有神佛出手施以慈悲,才能真正的解除眾生的苦厄。(事據《明史》卷212、《金剛經新異錄》、《全唐文》卷4/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