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台中

反共添生力軍 香港新住民分享臺灣新生活

力挺臺灣醫護,香港護理師Queenine(右)與香港工作室共同製作香港傳統花牌200面,贈與台北25家醫院、診所。(記者黃玉燕/攝影)
力挺臺灣醫護,香港護理師Queenine(右)與香港工作室共同製作香港傳統花牌200面,贈與台北25家醫院、診所。(記者黃玉燕/攝影)

文/記者黃玉燕
塔利班顛覆阿富汗政權,一波波瘋狂逃難潮的驚險畫面震驚全世界!對比《港版國安法》2020年頒布後,竄升的港人移民潮也不遑多讓。臺灣與香港有著地緣與文化淵源,加上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也成為這批港人舉家遷徙的首選之一。

根據統計,去年香港申請來臺人數達3萬9千人,創下新高,這群臺灣新移民為實現保護下一代的心願,與阿富汗人民一樣可歌可泣。在一次同鄉會中,三個家庭講述為了保護孩子脫離共產教育與避免囹圄之災,各自帶著孩子來臺展開「類單親」的新生活,除了等待另一半早日團圓,他們盼望能在這塊土地安身立命,讓孩子在臺灣接受對的教育,成為優質的臺灣新住民。

從反送中運動中驚醒 Leo保護小孩倉促離港

45歲的Leo在香港從事印刷業,4月帶著10歲的小孩來臺灣定居,選擇落戶在臺中。小孩入學後,5月中旬遇到疫情,6月居家上課。但這樣的不便,Leo覺得不會太困擾,「因為臺灣的環境很好,不會那麼緊張,生活空間寬敞,壓力也比較小,小孩很快樂、沒有不適應。」

不過,一個男人要照顧小孩的生活起居,還是比較困難。Leo期待能與太太早日團圓,全家一起在臺灣過新生活。

「從未想過這麼快就離開香港!」 對於這一趟遠行,不知何時能回故里。Leo還是覺得很意外,他說,2019年他曾想過香港情況恐怕會越來越差,心中就計畫著要將孩子安頓好,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

Leo是以創業加投資方式申請移民到臺灣。2021年過年期間,他接到移民公司通知,臺灣成行了。定居臺灣後,他繼續從事印刷業,只是與香港業務已做了分割。

因為申請移民英國的條件低,Leo許多親戚選擇去了英國。他認為,臺灣與香港文化相近且是民主國家,愛臺灣的他早已規劃好 來臺之路,「過去每年都會到臺灣遊玩4、5次,主要都是往臺北跑,對臺灣有些熟悉度。」

2014年雨傘運動過後,Leo意識到香港和以前不一樣了。過去他和許多香港人一樣,覺得中國在經濟開放後,就會越來越好,也會和香港一樣開放;但2019年的運動後,Leo驚覺事實並非如此: 「原來中國並沒有改變,一切都還是要聽他們的,包括思想,而且是用高壓手段!」

「臺灣的未來就是自己強起來。」 Leo也說出對臺灣的觀察,臺灣有一部分人對中國有期待,其實,看看現在的香港就知道,「人權沒了、一國兩制沒了,香港原本擁有的開放、自由,現在都沒有了!」Leo衷心希望「臺灣人不要怕!要以香港為戒,絕不能跟中共談判!」

挺臺灣醫護   香港傳統花牌贈全國護理師公協會

Queenie是香港護理師,3月中旬帶者13歲的孩子落腳臺中。基於對醫護人員的感同身受,她與香港朋友共同發起「傳統花牌贈醫護」行動,藉由200面精緻的手工花牌力挺臺灣醫護人員,透過中華民國護理師公會,9月初陸續贈予全台25縣市醫護公協會。

來台四個月了!驅使Queenie斷然離開故鄉的主因是政治環境丕變。她痛心說,「香港已經沒有自由,現在選舉也是假的,只剩下撐中共的,希望有一天可以光復香港、有真正的民主。」 

對於下一代,她和許多香港的家長一樣,非常擔心孩子在學校被洗腦,加上香港實施《國安法》後,她憂心說,現在的「紅線」在哪裡,她並不知道,也不知怎樣就會觸犯國安法?Queenine痛心說,現在的香港,連穿黑衣服、帶雨傘上街都有危機,一旦去到銅鑼灣,也可能就會被警察帶走。

今年9月孩子就要上國中了,Queenie心疼孩子只有13歲,應該要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長大。而過去幾年,台灣也一直是她很喜歡、且每年都來玩的地方,因此她積極以「專業移民」資格申請來台,在3月22日順利定居台中。

對於香港未來,Queenie說,「香港是我的家,當然是會想回去,但是眼前是沒辦法了! 不會讓兒子回去,因為要保護他。」 

來臺4個月了,驅使Queenie斷然離開故鄉的主因是政治環境丕變。她痛心的說,「香港已經沒有自由,現在選舉也是假的,只剩下撐中共的,希望有一天可以光復香港,有真正的民主。」 

對於下一代,她和許多香港家長一樣,非常擔心孩子在學校被洗腦,加上香港實施《港版國安法》後,她憂心的說,現在的「紅線」在哪裡,她並不知道,也不知道怎樣就會觸犯《港版國安法》。Queenie痛心的說,現在的香港連穿黑衣服、帶雨傘上街都有危機,一旦去到銅鑼灣,也可能會被警察帶走。

9月孩子就要上國中了,Queenie心疼只有13歲的孩子,應該要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長大。過去幾年,臺灣一直是她很喜歡、每年都來玩的地方,因此,她積極以「專業移民」資格申請來臺,3月22日順利定居臺中。

對於香港的未來,Queenie說,「香港是我的家,當然是會想回去,但是眼前是沒辦法了! 不會讓兒子回去,因為要保護他。」 

Queenie說,來臺灣後,她也想要有機會當一名醫護志工,回饋友善的臺灣人。她希望在拿到臺灣身分證後,積極準備臺灣醫護牌照考試,真正融入臺灣社會。

「手工脆皮燒肉酥脆中帶著油香,越嚼越香、很迷人!」煲底被許多在地網友狂推CP值很高。「煲底」被許多在地網友狂推CP值很高,「手工脆皮燒肉酥脆中帶著油香,越嚼越香、很迷人!」。(記者黃玉燕/攝影)
店內外滿滿反送中標語,可以感受到老闆對香港政治的憂慮與不滿。「煲底」店內、外張貼滿滿的反送中標語,可以感受到老闆對香港政治的憂慮與不滿。(記者黃玉燕/攝影)

在臺中開香港燒臘餐館 網友狂推必吃  

臺中新開一家很有特色的香港餐館「煲底」,店名其實另有深意。在香港,「煲底」原指傳統電鍋的鍋深,但香港政治動盪後,又有另一含意,因為香港金鐘立法會綜合大樓地下是示威區,立法會會議廳建築外觀圓圓的,看起來像電飯煲(電鍋),因此,戲稱下方示威區為「煲底」。

「煲底」由一個香港媽媽與孩子共同經營,與記者介紹的另一家「此木二水」情況類似,販賣的餐點是香港家鄉味的簡餐飯類。

「手工脆皮燒肉酥脆中帶著油香,越嚼越香,很迷人。」還有叉燒等其他臺灣人熟悉的港式餐點,隨餐還附上港式老伙湯(煲湯)和茶飲,「煲底」被許多在地網友狂推CP值很高!店內也常有香港客人捧場,網友說,感覺香港人很團結,店內、外張貼滿滿的反送中標語,可以感受到老闆對香港政治的憂慮與不滿。

因為喜歡臺灣的生活環境,香港媽媽早先已擁有臺灣身分證,小孩也在2018年來臺依親。為了籌備開餐館,兒子說,幾年前就開始學習製作臺灣人喜愛的港式餐點,來臺定居後,「比想像中更好!生活很舒服,天氣好,與香港比起來,香港太擠。」

「這20年間香港變化很大,以前很多小店都很好吃,但是現在都被連鎖店取代,沒有特色了。」對於香港政局的急速變化,兒子說,「很心疼香港現在這樣,變太快!現在香港跟大陸差不多,也越來越多人想來臺灣。但需要靠投資移民,許多已經退休的長輩不願意。」但他認為,臺灣的新規定雖然加嚴,但對經濟發展是好的;未來會有更多畢業的港生想要留下來,年輕的人力對臺灣應該是有幫助的。

移民台灣開冰店,「此木二水」老闆:喜歡台灣很久了!移民台灣開冰店,「此木二水」的老闆說,喜歡台灣很久了!(記者黃玉燕/攝影)
冰店內有許多撐香港的小標語布條。「此木二水」冰店內有許多撐香港的小標語布條。(記者黃玉燕/攝影)

移民臺灣合夥開冰店 老闆:喜歡臺灣很久了

「此木二水」在臺中美食網上的介紹很引人注意,店內角落、桌面等多處都被可愛的柴犬裝置占領,也成為網友打卡的熱點。定居臺灣三年的李先生說,10年前就想過來臺灣了,那時只是單純喜歡臺灣,加上有香港朋友在臺灣讀書,來臺灣遊玩時也結交一些好朋友;到了2018年因香港房價翻漲,就確定要移民臺灣,在因緣際會下,決定與這家店的主人一起經營冰店。

42歲的李先生回顧這幾年香港的變化,「2014年雨傘運動時,就感覺香港的氣氛不對了,但估計要有大的變局,應該還有十多年,沒想到會那麼快。」來臺最後落腳臺中,他說,房價、物價及整體環境與好天氣等都是考量因素。

李先生過去在香港從事物流業,如今獨自一人在臺。他說,會思念在故鄉的父母,但是爸媽年紀大了,習慣了香港的生活方式,很難選擇離開,面對香港政局的轉變,老人家只能選擇多待在家裡。

對於香港的未來,李先生說,不會想太多。在中共短期不會倒臺的情勢下,未來中共對香港的控制不可能減少,「就像香港現在的選舉都是假的,今日當選,明天就可能被取消資格。」

李先生說,既然來臺灣就應該要融入社會,他不喜歡外國「唐人街」的概念,沒必要搞個小香港,一起生活就要求同存異,像是垃圾不會分類就學嘛,他身邊的港人也是如此,就是要適應臺灣的生活步調。

許多靠投資移民到海外經營小生意,不少人來到了台灣開餐廳、書店、酒吧等等,2年下來,已逐漸形成「黃色經濟圈」。許多靠投資移民到海外經營小生意,不少人來到了台灣開餐廳、書店、酒吧等等,2年下來,已逐漸形成「黃色經濟圈」。(新唐人電視台提供)

籌組港人同鄉會 黃色經濟圈成形中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日常消費也成了政治表態。街頭運動式微後,港人依政治立場,將店家分為支持運動的「黃店」與反對運動的「藍店」。香港人透過經濟行為來支持「黃店」,還製作「黃店」地圖供大家查詢,建立「黃色經濟圈」。

隨著《港版國安法》實施,有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有近11萬人逃離香港、移民他國。許多人靠投資移民到海外經營小生意,不少人來到了臺灣開餐廳、書店、酒吧等,兩年下來,已逐漸形成「黃色經濟圈」。他們各自分布在雙北、中部、南部或花東,彼此有了連結,互相照顧,也希望能回饋臺灣人的友善,「臺灣香港協會」就是以同鄉會的概念組成。

協會理事長桑普是一名律師及政治評論員,他在受訪時表示,「2020年的香港,等於1949年的中國」;以前離開的港人與現在逃離的人有差異,現在離開香港的人會想繼續跟中共搏鬥,流亡海外的也較過去年輕化。他希望在臺港人要拋棄過去香港人的傲慢,在臺灣重新開始。

桑普說,他不習慣大福利國家的制度與做法,反倒是希望同鄉之間能互相幫助;成立「臺灣香港協會」的想法,源自於臺灣民主發展軌跡中,身在美國的臺灣人成立了「臺灣同鄉會」所起到的作用。他說,成立「臺灣香港協會」能建立在臺港人的社會安全網絡,包含沒錢讀書的、需要急難救助的,或是涉及政治庇護的處理,以及向政府反映移民定居政策等倡議。

「臺灣香港協會」還有一個宗旨,就是「對臺灣歷史的理解」。協會曾經舉辦到中南部與年輕農民交流、走訪原住民部落、與緬甸新住民互動交流,分享鄉愁以及跨文化的故事。

「花朵飄零、靈根自植。」桑普鼓勵同鄉,在臺灣學習適應新生活、融入社會。對於故鄉香港恐每況愈下,他認為,未來很重要的就是香港文化再生產。他說,會填詞、作曲或樂隊的港人,不要再緬懷過去,而是要開始生產發明與延伸文化,也可以製作教材,保留過去香港的教材,讓小孩學習、了解以前的香港與對未來的想像。

在兩岸三地的變動中,桑普呼籲臺灣人,要從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中覺醒,一國兩制是鬼話,如今中共露出真面目,香港回不到以前,臺灣絕不要接受一國兩制、九二共識,要加強反共意識,避免被中共統戰,並積極經營美日同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