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日,我國疫苗涵蓋率已達56%,但第二劑僅有1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為振興內需產業,若第一劑涵蓋率達六成,將大幅放寬管制措施,預估10月就能達成。
不過,疫苗涵蓋率高達八成、第二劑也有77%的新加坡,卻持續創下單日新增確診人數的新高紀錄。陳時中在25日的記者會中坦言,本以為有疫苗後能控制疫情,但新加坡的狀況的確讓人憂心;他也以第二劑疫苗涵蓋率在25日達84%的葡萄牙為例指出,當時近7天平均確診數是臺灣52例的近百倍,「單靠一、兩種方式難以控制疫情」。
「事實上打疫苗減少感染的情況不多」,但臺北市長柯文哲認為,要觀察死亡、重症的人數,因為每個國家的戰略不同,新加坡是採用流感化的方式,打兩劑疫苗後就與病毒共存,雖然單日確診數高,但死亡率若降到可接受的程度,在醫療量能可應付的情況下,就會慢慢提升群體免疫力,顯然美國、英國也都是如此,「這題沒有標準答案」。
然而,記者檢視新加坡的染疫死亡數發現,自去年12月中旬開始接種疫苗迄今,長期皆維持在每天3例以下,因此無法得知疫苗對降低其染疫死亡率的效果;而同樣長期每天少於3例以下的重症人數,卻從7月底開始緩緩增加,至9月30日單日就達34人。
經濟與防疫求平衡 專家:只需改變觀念
涂醒哲分析,可能是因為疫苗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不夠,或是打疫苗後產生假性安全感,民眾忽視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公共衛生措施所致。「但新加坡的做法也沒有錯,只是不適合臺灣。」因為臺灣是以製造業為主的國家,只要嚴守邊境,外銷產業就能逆勢成長,雖然犧牲了旅遊、內需產業,但整體受害程度較小。
因此,涂醒哲認為,臺灣對新增確診、染疫死亡的數字增多的接受度較低,理論上只要改變觀念就能在經濟與疫情間取得平衡,但臺灣還未建立像新加坡這種觀念,若每天新增上千例確診,「我們(政府)一定會被罵死」;而這也不是一蹴可幾的,尤其臺灣為了維持高品質的醫療水準,若流行率提升會對醫護人員造成很大壓力,很多醫師也不願意承擔大規模感染的風險。
疫苗無法解決問題 專家籲持續落實公衛措施
「其他國家應該學習我們的防疫方法,我們也要學習其他國家開放邊境的態度」,涂醒哲強調,以接種疫苗與否作為是否放寬管制的依據是不對的,就算完整接種最有效的疫苗也只有95%的防護力,打第三劑也不見得人人有效,因此不能想用疫苗解決這個問題,外國許多案例都已證明這是不行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持續落實公衛措施、實名制。
涂醒哲也提醒,政府一定要讓民眾了解公衛措施背後的理由,才會有較高的配合度。例如實名制是為了在疫情發生時,讓地方政府能快速追蹤,只要地方政府確實疫調、匡列、隔離,就能馬上切斷傳染鏈,除了家戶傳染外不會造成社區流行;雖然醫療及衛生單位要承擔較重的工作量,但民眾只要犧牲一點不方便,就可以過更多一點的正常生活。
邊境如何開放? 入境普篩是選項
至於未來如何開放邊境?涂醒哲認為,疫苗護照不是最好的做法,畢竟要允許哪個廠牌的疫苗、打兩劑不一定有效等都是問題,後續也還要再做篩檢。他建議,在入境時以抗原抗體快篩,或以10人為單位的PCR池化檢測(pooling)實施入境普篩,對盛行率低的地方來說是最節省成本的方式;若打過疫苗也可考慮減少隔離天數。
涂醒哲重申,想過正常生活就要付出代價,新加坡的方式就是承擔大量確診者,但臺灣民眾不會接受。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先改變心態,不要害怕有個案發生;只要建立好開放邊境的配套措施,就算有潛在個案也能快速找到,再配合確實的疫調就不會造成社區傳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