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地方 雲嘉屏

AI藏有偏見 中正大學揭數位科技危機

人工智慧大爆發帶來了無限商機,卻讓人們忽略背後的社會道德正義問題。(國立中正大學	提供)
人工智慧大爆發帶來了無限商機,卻讓人們忽略背後的社會道德正義問題。(國立中正大學 提供)

【記者李擷瓔/嘉義報導】台灣近年跟上全球數位浪潮,持續發展智慧科技,連政府部門都陸續引進AI扮演輔助角色,而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6位教師也主動出擊,將從人工智慧的「非意圖歧視」、工作型態轉變等,提醒民眾數位科技所衍生的社會正義危機。

在國外有一秒就能產出200則速報的AI記者,還有AI法官判定罪犯假釋出獄,更有AI審查醫療服務申請資格等。然而,近年人工智慧危害社會正義的討論甚囂塵上,各國也紛紛提出譴責。

有AI記者、AI法官,人工智慧無所不在,但中正大學社科院一群教師認為,AI不是無所不能,所有數據都隱藏傳統的偏差,複製不平等。有AI記者、AI法官,人工智慧無所不在,但中正大學社科院一群教師認為,AI不是無所不能,所有數據都隱藏傳統的偏差,複製不平等。(國立中正大學 提供)

相較之下,台灣公部門AI應用還在起步階段,大多利用爬蟲工具做輿情分析。因此中正大學集結社科院6位教師,以「新自由主義下的數位科技霸權與社會正義危機:一個跨領域的視野」計畫,探討數位科技的道德問題,未來將做為政府推動AI化的借鏡參考,更因此獲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卓越計畫」補助。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李翠萍舉例,早在十年前,美國警方已使用大數據分析罪犯資料庫,事先察覺潛在的犯罪行為。但AI不是無所不能,「所有數據都隱藏傳統的偏差,當人工智慧透過大數據進行機器學習,很可能複製這樣的不平等。」

人工智慧大爆發帶來了無限商機,卻讓人們忽略背後的社會道德正義問題。人工智慧大爆發帶來了無限商機,卻讓人們忽略背後的社會道德正義問題。(國立中正大學 提供)

李翠萍舉例,傳統上,非裔人種以奴隸身分進到美洲大陸,長期造成有色人種相對窮困、邊緣和被歧視,有案在身的非裔美國人比白人多,所以資料庫的原始數據早已存在著種族不平等。她還提到,亞馬遜也用AI篩選求職履歷,因傳統男性職場成就較高,更讓AI無意之間產生性別歧視。

「數位科技的發展,都會出現一些和社會正義有關的道德議題。」中正團隊除了將針對人工智慧「非意圖歧視」形成的不公義與不公平,也從數位科技滲入日常生活、取代人工等,分析中高齡者轉業問題、新聞工作者與數位工具的關係、遠距工作者的公平知覺和工作滿足感等。李翠萍表示,中高齡者容易因數位落差導致轉業困難,而機器人以壓倒性的速度寫新聞則可能搶人飯碗,讓新聞工作者成為另類弱勢。

「在享受數位科技的同時,不要忘記有一群人的人權、工作權,在數位科技下卻變成弱勢。」李翠萍說,透過計畫突顯在這個強調競爭、自由、資金流動的全球市場機制下,除了傳統既定印象的弱勢,數位科技崛起更出現新一波的不平等,需要被深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