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每人平均1年可吃下約30公斤的豬肉、臺灣養豬業每年至少有新臺幣700億元的產值,但養豬場總是給人髒亂、臭味等負面印象。為此,臺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9名不同專長的教授共組研究團隊,開發出智慧化養豬方案,不僅減少廢棄物與臭味,更能節省飼養成本。
科技部自2018年起推動為期4年的「智慧農業」專案,補助臺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的研究團隊執行「智慧科技於高值化豬隻生產系統之整合應用」計畫,並於13日舉行成果發表記者會。科技部生科司長陳鴻震表示,該團隊結合動物營養、微生物、飼養管理及廢棄物處理等專長共9位教授,開發出從飼養、管理到廢棄物處理的整體智慧系統。
臺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丁詩同指出,臺灣豬農在飼養管理方面相當有經驗,但對於環境污染問題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金錢成本來處理。豬農在過去幾十年致力於提高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但豬隻消化率卻因此降低、增加排泄物;而團隊研究發現,若減少飼料中的初級蛋白質,就能避免「營養過度」,添加酵素、胺基酸即可維持餵飼效率。
不過,豬農最關心的是豬隻能否賣得好價錢。臺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特聘教授陳明汝表示,在不改變飼料成分的前提下,若添加從牛乳克弗爾粒(kefir grain)中分離出來的新益生菌SC,可提升豬隻生長速度,讓一般白豬飼養到能出售的120斤所需時間減少2週;每公斤飼料約增加1分錢的成本,卻可提高5%的獲利、節省成本約新臺幣50萬元。
研究團隊也發現,食用添加益生菌SC飼料的豬隻,腰眼肉面積、屠肉緊實度都有明顯增加,未來可能有機會取代萊克多巴胺(瘦肉精),但陳明汝強調,仍需經過實驗、考量成本等因素,且礙於國內禁止使用萊劑、萊豬取得不易,目前無法證實兩者的效果差異。
此外,該團隊也利用資通訊技術、感測器建立豬舍環境監控系統,透過運動式台車動態收集所有豬隻欄位的資料、監控全場空氣品質。團隊也利用影像系統計算豬隻成長狀況,以利業者進行飼養管理、調整成豬上市時間,避免受豬價波動影響獲利;系統也能辨識豬隻咳嗽聲音、監控豬隻健康,研究發現,豬隻半夜咳嗽的頻率是白天的3倍之多。
陳鴻震笑說,這讓他聯想到科技部推動的「精準健康」,很像在COVID-19(中共肺炎)疫情期間利用聽肺音分辨病情、疾病種類的非接觸診療方式,若收集更多豬隻的咳嗽聲、呼吸聲大數據,說不定能發展出類似的豬隻疾病監控系統;雖然經濟動物考量更多的是成本,但同樣的概念、技術都有機會運用在不同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