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 要聞

美前副國安顧問:美中競爭 企業須選邊站

圖為蘋果在中國的門市。(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蘋果在中國的門市。(STR/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蔡艾莎、李怡欣/臺北報導】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在最新一期史丹佛大學《胡佛文摘》(Hoover Digest)專文中表示,中共的大戰略是集結經濟影響力以獲取全球性政治目標,他提醒跨國製造商應該要明智地分散供應鏈,並選邊站。

「北京的訊息很清楚」,「如果你要在中國做生意,代價是須犧牲美國的價值觀」,博明以〈紅線〉(Red Lines)為題,在上週出版的《胡佛文摘》中呼籲美國及其盟友,須拒絕成為北京的人質。

美中意識形態衝突 商界長期漠視

他說,追求「簡單、有利可圖」的美國商界,長期抗拒將美中關係視為意識形態的鬥爭,但從美中兩國領袖表明的戰略看來,意識形態層面的競爭無可避免,甚至是核心。

美國總統拜登的戰略指導原則是「確保美國公司在中國經商時,不會犧牲美國的價值觀」;中共則強烈警告「跨國公司必須放棄美國的價值觀」。博明說,企業執行長會發現越來越難同時取悅美國與中共政府。

他建議,企業執行長可審慎地檢視,新的地緣政治如何在太平洋兩端造成影響。美中競爭主導權下,中共採行新的法規、監管措施為企業帶來風險。另一個審慎的作為是,擬出分散供應鏈的應變方案,把世界的製造業過度集中在極權統治的中國,是異常且沒有永續性的。

拜登上任後 中共對美商文宣攻勢

博明在文章指出,今年初拜登剛就職的幾週內,中共對美國發動一波文宣,那些演講、信件和公告並非針對美國新政府,而是針對美國的商界。

他提到,今年2月初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商界領袖、前政府官員進行一場視訊會議。楊潔篪先為中國的經貿描繪一幅美好前景;接著警告美國商界最好對中共的「紅線」保持沉默,也就是新疆、西藏、香港和臺灣議題。

楊潔篪並譴責前川普政府的對中政策,毫不含蓄地向與會者施壓,要求其遊說拜登政府扭轉局面。

博明說,北京的訊息非常明確,企業必須選邊站;北京的另一個明確目標是希望世界永遠依賴中共,透過這種依賴達成其全球性政治目的。

美中在關鍵領域脫鉤 勢在必行

博明澄清,華盛頓並沒有人威脅美中經濟必須全面脫鉤,那是中共的文宣和少數美國危言聳聽人士提出的稻草人論點;不過在限定的商業類別,特別是關鍵科技的脫鉤則勢在必行。

相對於「美中兩國在跑馬拉松,只有一個參賽者會贏」的比喻,他認為更貼切的說法是「現階段400公尺短跑,美國必須先贏才有資格參加下一輪」。在未來4年中,美國與盟友對每一項政策、法案以及政府與企業的合作中,要考量相關做法是否會增加集體影響力,或是促成向敵對的北京獨裁政權投降。

他說,中共領導階層至少有件事說對了,那就是「美國企業的執行長、董事會和投資者必須決定他們想幫哪一邊獲勝」。

中國外商政治不確定風險增高

對於外企在中國的經營,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趙文志接受《大紀元》採訪表示,企業以盈利為目標,政治意識形態對企業非重點,對商人來說,不管極權或民主,中國過去數十年政治「相對穩定」,不過近期北京一連串作為,的確造成外商經營風險,外企對赴中國大陸投資,除成本考量,也會謹慎思考「政治風險」;尤其攸關重要高科技產業,但影響程度仍視個別企業不一。

趙文志指出,美國從國家戰略高度,思考企業應扮演的角色,突顯美國價值觀難容侵犯人權的國家,而商人卻助其經濟發展,呼籲企業要選邊站,不能兩邊討好。企業若選擇忽視自由人權,那麼消費大眾也可能對其商品反感或拒買,這就迫使企業必須認真面對「要不要對中國人權表態」。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網路政論節目《政經最前線無碼看中國》主持人張宏林向《大紀元》表示,過去中國是世界工廠,在政商依存、有利可圖下,各界接受「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說法,但事實證明中共本質還是黑道、魚肉鄉民。自美中貿易戰開始,中共戰狼本性觸怒各國人民,讓政治人物除了重視財團利益外,也不得不為了選票,對中共採取強硬態度。

「中共做法很愚蠢」,張宏林認為,中共激怒各國人民,只會讓自身處境更四面楚歌,中共迫害人權、搞血棉花、壓制勞工,雖然「世界對中國商品依賴,不可能一夕間就斷掉,但趨勢會慢慢脫鉤,人民心裡知道,有一天我還是要跟中國商品分手。」這點從輿論風向就可看出來,敢抵制中共的球星、明星,會被視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