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歷史文化

混亂的神話與傳統的哲思(五)

距今約2500年前,古希臘「四大元素」理論指:四種基本元素(土、水、火、氣)組成了世界。幾乎同一時代的古印度,釋迦牟尼佛也談到地、水、火、風這「四大」。(Shutterstock)
距今約2500年前,古希臘「四大元素」理論指:四種基本元素(土、水、火、氣)組成了世界。幾乎同一時代的古印度,釋迦牟尼佛也談到地、水、火、風這「四大」。(Shutterstock)

文/Arnaud H
在蘇聯時代起被認為「唯物主義」標籤的古希臘先哲們,都是有神論者,他們所談的物質、元素,都與神密切相關,而絕非把兩者切割開來孤立看待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哲學觀點是距今大約2,500年前古希臘的四大元素理論,即土、水、火、氣這四種基本元素組成了世界。不少人以為這就是「唯物主義」。如果是這樣,而在幾乎同一時代的古印度,釋迦牟尼佛也談到過地、水、火、風這「四大」。

在古希臘,一些元素理論很早就存在於當時的宗教或學術修行領域(古人沒有現代學術概念,研究學術、探索真理被視為靠近神明的修行),而根據哲學史記載,最早同時拿出這四大元素理論的人是西元前五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家兼占卜師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而這套理論的提出則是從古希臘神學理論基礎上推演而來的。簡而言之,出自於四位主要的神祇:神王宙斯由於司掌天空、光明、雷電,體現著「火」元素;神后赫拉(Hera)是生命之母,意味著「氣」元素;神王的兄弟海神波塞冬(Poseidon)代表著「水」元素;而宙斯的另一個兄弟冥王哈迪斯(Hades)統治冥界,也是地下礦產的支配者,因此對應著「土」元素。

圖為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紀念碑。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也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Andrejs Marcenko/Shutterstock)圖為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紀念碑。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也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Andrejs Marcenko/Shutterstock)

可見,不同的事物由這些物質元素構成,而在相應的不同層面,又有不同的神靈因素參與其中。用我們所熟悉的美術材料來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顏料色粉,最早的色粉基本都是源於地下的礦物質,帶有土元素;在從坯料開始研磨顏料的過程中需要水洗、使用液體方法提純、添加結合劑等等,就帶有了水元素;在製造色粉時需要經歷煅燒以及風乾程序,則又有火元素與氣元素的參與……因此顏料就由土、水、火、氣這四種元素構成。而由於這些元素的背後又有神的因素,所以顏料的背後就具有了與神相聯的特性,因此古人講,要把神造的、或者神教人造的東西拿去正用,比如去描繪神明,通過畫作去讚頌神的偉大,都能將這些材料特性中的神性溝通出來。

四大元素理論在過去的時代至少延續了兩千年之久,哪怕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在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畫論中都能找到建立於四元素理論基礎上的色彩學理論,與近代西方美術界所熟知的謝弗勒爾(Michel-Eugène Chevreul)或者維拜爾(Jean-Georges Vibert)等人的色彩學理論相比,明顯要古樸得多。

不只藝術,四元素理論與古希臘的很多領域都有連繫。比如柏拉圖同時代的醫學家腓利斯提翁(Philistion of Locri)將他從四元素中引申出的冷、熱、乾、溼四種特性運用到醫學上,結合西元前5世紀克羅頓的阿爾克邁翁(Alcmaeon of Croton)所主張的「人體健康取決於各種對立因素間相互平衡」的認識,進一步完善了西方古代醫學理論。

除了四大元素之外,古希臘還有一個著名的「第五元素」(Quinta Essentia或Quintessence),叫作「以太」(Aether或Ether)。

「以太」在四大元素理論出現早期就為人所知,只是由於人們認為「以太」更為微觀,與四大元素性質不同,便沒有將其列入到四大元素中去而已。到了亞里斯多德時代,它才被歸類於古典元素中,使四元素理論變成了五元素理論。在近代,人們曾一度以為「以太」是某種假想的電磁波,但經科學研究,認為沒有任何觀測證據可以證明有這種物質存在,因此現在基本上已經被科技界拋棄。

但實際上,「以太」這個詞來源於希臘原始神埃忒爾(Aether),他代表了天界最高部分的虛空,以及那裡眾神所呼吸的純潔、光明的空氣。兩者的中文譯名區別很大,但是其實在大多數西方語言裡基本上就是同一個詞。

正如風在這邊是自然現象,而在那邊是風神一樣,事物的一面是具體的物質,而另一面則是神靈。因此「以太」的概念可以理解為高空神埃忒爾的展現,這種物質的特點是空靈、虛渺、輕盈、精微、純淨、帶有熱量,古希臘人認為它是瀰漫在太空中無處不在的極微觀元素。按哲學史上各種名詞出場的時間順序,它被後人稱為「第五元素」,但由於其概念高於常見的土、水、火、氣等自然元素,不少學者也將其視作古典元素中的第一元素。

在理論領域,關於「以太」存在與否的爭論直到今天還在繼續,但絕大多數都完全被局限在現代物理學的框架之內了。這種局限性導致了現代人難以真正認識它在傳統文化中的概念。其實,古人一直秉承著精神與物質合一的理念,認為思想是輕盈的、純粹的物質。所以他們同樣認為,微妙、純淨、空靈的以太同時具有某種規則意志,它建立並維持著萬物的秩序。由於是高空神的體現,雖然是很微觀的物質,但其本身也帶有空、虛的特性。(未完,下週三待續)◇

更多的文章>>
混亂的神話與傳統的哲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