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是上天賜予人類的良知本性,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元素。所以,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善良,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
一個真正的君子會閱讀好的書籍,做善事。不僅如此,他還會在社會上鼓勵和推廣善行,並教導其他人也這樣做。人們因而會積極向上,秉持天理正道,生活在和平與繁榮之中。
所以古語道:「真正的君子以善待人。」古人勸善的事例數不勝數,以下只是幾個例子。
一、
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前476年),魯國的子路第一次去見孔子時,頭上插了一根羽毛,顯出其傲慢和好勇的個性。但在孔子告訴他謙虛的美德後,他被感動了,心甘情願的換上了學生的服裝,向孔子學習禮儀。
孔子教他如何做君子和做官,孔子說:「君子最重要的是忠誠。君子,勇而不忠,則亂;對於小人來說,勇敢而沒有忠誠是盜竊。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為官者要以身作則,勤政愛民,不可懈怠。」
子路跟隨孔子周遊列國,弘揚道德,自己的心性也在不斷提升。他堅信老師,忠於國家。
孔子稱讚他說,「子路總是很高興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毫不猶豫的改正,這就叫『進步』。」
後來,子路成為蒲邑縣的一個重要官員。三年後,他以禮樂治郡,百姓互相尊敬,蒲邑一片祥和富饒。孔子把這一切歸功於子路的仁愛。
二、
明朝(西元1368~1644年)山遊的吳千進是一個體魄強健、好鬥的人。作為一名武術高手,他喜歡用快拳對付任何遇到他的人。他隨意搶奪他人的財物,大家都怕他。
一天很炎熱,他到露臺上乘涼。眾人見他上來,都嚇壞了,紛紛離開。但一位老人留了下來,一點也不害怕。
吳千進霸氣的說:「除了你,其他人都走了,你覺得我的武功還不夠好,是吧?」
「你完全錯了。」老者答道,「你的父母把你養大,希望你對國家有用。你是武術高手,卻從沒想過如何為國家效力;相反,你滿足於做一個人渣。太可惜了!太遺憾了!」
聽了老者的話,吳千進懊悔的淚流滿面:「身邊的人都說我是壞人,所以我就把自己當成壞人。你今天的話,就像晨鐘暮鼓,把我從睡夢中喚醒。可我做壞人這麼久了,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就像一個被吞噬的月亮,很難再變圓。」
老者說:「你要是認真的改過自新,修身養性,做一個好人,我不明白你為什麼不能。」
從此,吳千進變了,開始為國效力。後來,他成為當時軍隊的副統帥。因他指揮有方,愛護百姓,受到人們的尊重和讚揚。
有一句古語說:「犯錯是人之常情,但改正錯誤是大善之舉。」
以德施教,以善改過,可以啟發人們反思人生的真正意義和其他道德問題。比如,如何向他人表達愛心,避免迷失在自身利益和享樂的追求中。
善良的力量巨大,無所不在,能夠從本質上改變人心。它引導人們追求、實踐真理,回歸良知;鼓勵人們做出正確的選擇,化解一切不義之事。
——授權自「希望之聲廣播電台」「古代智慧故事」節目。希望之聲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