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際氣候變遷浪潮,加上臺灣2050年要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日出席保發中心舉辦的「2022經濟與保險發展論壇」,提到金融業有五大架構因應。
黃天牧表示,首先,金融機構應先盤點自身實體及轉型風險,才能遵循國際標準與規範,並做進一步規劃;其次,金管會11月30日也公布,要求銀行、保險業依最新指引,針對氣候風險揭露在永續報告書或公司網站公布。
黃天牧指出,第三,金融業透過投融資的力量,能夠促使企業在經濟上往永續發展方向轉型;第四,臺灣也會發展出自身因應永續及氣候變遷的模式,目前金管會已與環保署,針對製造業、不動產業、運輸業等3個行業設定分類標準,預計在年底前完成,將來金融業對相關產業也有所遵循。
最後,黃天牧認為,臺灣如何與國際經驗接軌,分享推動交流與合作使很重要的。即便去年推動綠色金融2.0方案,在具體規劃面對氣候變遷的態勢下,應與時俱進,金融機構絕對不要認為只是法遵議題,而是策略議題。
黃天牧說,金融機構應開始認真思考,對面氣候變遷風險的全貌為何?並對部門別、地區別、交易對手等風險有一個輪廓了解。他說,風險與機會是相對的,或許也會相應帶來商機。
至於極端情境預測風險的問題,可能沒有具體作法?黃天牧表示,氣候變遷的壓力測試,與一般壓力測試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壓力測試可以設置利率、匯率、股價情境,但氣候變遷情境分析(Scenario Analysis)的方法論,目前國際先進國家也都在發展過程中,國內只有產險業本身有居災風險的考量因素,而銀行、壽險業就比較少。
未來將聚焦投融資企業的碳排放
儘管金融機構本身為服務業,不會製造太多的碳,但黃天牧指出,針對投融資部位等標的產生的碳,可能就是未來關注的焦點。
黃天牧進一步說明,目前臺灣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已納入環保署最新版本的「氣候變遷因應法」,金融機構未來也需要具備碳排查的能力,對於高碳排的企業投融資,可能會面對選擇或議和,這都是金融機構董事會必須規劃的部分,「如果我們不現在開始做,恐怕就來不及了。」
針對國防武器、聲色犬馬等產業,他說,原先在ESG架構下,本來就會考量或排除投資,在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中,都有要求投資及授信的規範,需要金融業盤點與選擇。
黃天牧認為,未來30年內國內要達到淨零排放是一項重大挑戰,現階段正在規劃綠色金融調整方案,以因應國際趨勢,同時也會諮詢業者及專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