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品味生活

探索冰山下的自己(下)

 (博思智庫提供)
(博思智庫提供)

文/蔡惠芳
(承上週) 探索冰山下的自己(上)

每個人都想要「做自己」,但人在不同情境中展現的都是不一樣的面向,這些都是「我」。

我們在熟人面前說話直爽,在陌生人或長輩面前則比較拘謹,面對在乎的人,很多時候會想要順著他的意見而顯得順從,而在談到個人的專長或興趣的議題時,則展現得比較有主見,這些都表現出自己的樣貌。

有時候可能會出現不一致的行為反應,例如明明自己不喜歡做的事,面對朋友的請託,卻表現出熱心參與的樣子,只為了想討好對方,留下好印象。

又或是在職場,因為必須要展現專業且掌控大局的一面,雖然私下其實是熱情又玻璃心的人,還是得極力隱藏自己的情緒,用理性的姿態來和人互動。

我們可能都有過因為擔心破壞關係而委屈自己,或是詞不達意說錯話的經驗,而經常獨自懊悔。

如果類似的情況只是偶爾發生,也許澄清之後就可以釋懷,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然而,每個人都有個人風格及溝通方式,有時候會聽到有人說:「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啊!」這句話說明了溝通習慣要改變是件不容易的事。

然而,當下的情境,是不是同時也傳達出另一個訊息:要完全不被誤解的傳達自己真正的想法,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我其實不是這樣啊!」或許才是自己內心真正想說的話!

試著自問:「這真的是我真實的樣貌嗎?」、「做這件事情時,我的感受和真正的想法是一致的嗎?」然後在日常生活裡聽見、看見,並深入和自己對話,進一步認識自己。

也許學習運用《冰山理論》的概念來探索自己,最上面代表的是行為――看到、聽到的是什麼,以及隱藏在水面下的部分,包含感受以及期待等內在狀態。

辨識情緒,真實面對內在聲音

覺察情緒之後,再去辨識情緒,才能做好釐清的動作。譬如有一個人獨自在哭泣,難過的背後情緒是什麼?他的哭泣若不只是悲傷,裡面可能還包含了委屈、壓力、自憐自艾等。

情緒辨識的過程,必須真實面對內在的聲音,避免分散過多的注意力。資訊爆炸的時代,現代人手機一滑、劇一追,很容易就忘了剛剛發生的事,於是乎彷彿就沒事了。

某些時候,藉由這種方式來轉換情緒也是可以,喊停之後,自己的注意力跟著轉移了,情緒多少會隨著注意力的轉移,而有不一樣的變化。

當情境再現,焦慮又起時,就會告訴自己,上一次已經有先做自我提醒,當我在焦慮的時候,事情往往不一定是按照所想的事態發展,可以不用那麼快下定論。

透過自我的覺察、辨識之後,下一次當焦慮出來的時候,就可以學會:「我只要調整我的想法」或「調整這個期待的過程,好像可以讓自己好過一點」,接下來就可以比較專注的做手上的事情。所以要去看見自己的情緒,然後去辨識、區分它。

辨識情境角色,看見參考意見

情緒的辨識,除了來自於本身對想法及感受的辨識外,另外也要對情境及事情本身辨識。舉例來說:接收到「菜煮得不好吃」的訊息,心情不好,除了看見自己的心情之外,也看見大家對於菜色評價背後的原因為何?

「有人覺得太鹹?有人覺得太油?我又要如何在你們的口味之間,炒出一道不鹹又不油的菜餚?」如果是這樣子想的話,就是回到改變自己。可是今天我要怎麼去面對別人的評價?要回到我對情境的判斷跟辨識,剛剛是講「對自我情緒的辨識」,現在要回到「對情境的辨識」。

如果我們懂得辨識自己在情境當中的「角色位置」,在人際互動的角色裡,我們有著自己、別人及情境中對於角色的期待,也許就會知道什麼是重要,並值得認真參考的意見。

假如做了一個甜點,拿去跟朋友分享,他們卻說:「這個太硬了、味道不夠到位。」我們要把這句話放在心裡面很久嗎?當然不會,可能還會對朋友開玩笑說:「有得吃還嫌,下次就不要再做給你們了!」

但是家人是我們最在乎的人,如果得到不好的回饋,就會影響我們很久很久,反而會說:「趕快跟我說哪裡要注意一下,看看還要加一點什麼讓味道更好!」便是因為角色不同而有著不同反應。

從以上情緒覺察、辨識,以及理解,進而了解到我們的反應,整理之後,會有一個新的看見,期望以後的發展再去做調整,就會回到對自己的期待上。

——摘編自《跟自己作伴:找回獨處不心慌的安定力量》,(博思智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