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彝文是一種表意文字,跟漢字是同一體系,也跟古漢語一樣,是豎著寫,沒有標點符號。著名民族文字研究專家劉志一教授認為,彝文有近萬年的歷史。
謎樣新石器彩陶文字
彝族老祭司認得七成
距今六、七千年前為新石器時代,1954年在西安挖掘出的半坡遺址,它屬於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的典型代表。出土的彩陶上有「疑似古文字」的陶紋,當時沒人能夠破譯。
這個謎團直到1980年代才被解開。學者李喬先生認為彝文與中原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將半坡出土的32個樣本符號帶回雲南,請彝族老祭司李八一昆辨認,結果李八一昆解讀出了其中23個陶符,辨認率達72%。李喬的發現在《雲南民族》雜誌發表後引起轟動,彝學家們紛紛前去半坡遺址考證,結果發現有54%的符號與古彝文字形、字、意相同或近似,其中彝文專家王繼超教授可以解讀70%以上的符號,與老祭司李八一昆旗鼓相當。
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古彝文從此走入大眾視野。截至2008年12月底,考古工作者已在中國29個省、市、區的出土文物上發現了可以用古彝文解讀的「符號」。這些「符號」之前一直被認為是「難以解釋的文字」,或者「史前文明留下的文字」,甚至「外星人留給地球人的密碼」。
古彝文就像是考古界的一把萬能鑰匙,幾乎所有解讀不了的古老符號,不論年代多久遠,都能在古彝文中找到答案。
即使是遠在甘肅大地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的符號。這批紫紅色彩陶距今約8千年歷史了,學者們也能用古彝文解讀出了36個符號中的30個,解讀率高達83.3%。
這個發現就非常令人震驚了。因為文字的出現標誌著一個發達文明的形成。而且遺址上還有總面積達420平方公尺的宮殿式建築,布局規整、主次分明,主宮殿的地面採用了類似現代混凝土的方式澆築而成。考古學家們甚至還發掘出了十進制的測量工具。看來8千年前蠻荒時期的的先祖們過得一點都不蠻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