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早在大航海時代已出現在世界舞台,桃園光影文化館於111年新的年度推出以臺灣史為主題的首檔影展「臺灣卡麥拉」,透過重回歷史現場與歷史現場重現的雙重辯證,解析福爾摩沙臺灣的多角記憶。猶如已逝中央研究院曹永和院士所說:「不同的族群在不同的時期來到台灣,他們在台灣所創造的歷史,都是台灣史」,邀請您一同透過歷史的身影,欣賞臺灣歷史的精彩之處。
放映主題「臺灣卡麥拉」精選18部長短片,以「歷史」為經,以「人物誌」為緯,呈現寶島百年興衰。柯子建、廖敬堯執導的《第十六》,透過化學元素排序16的「硫」,帶出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已在大屯山開採硫磺的故事;柯合倍《社頂的孩子》以歷史仿真手法,試圖再現19世紀末清領時期,影響台灣近代命運甚鉅的羅妹號及牡丹社事件。
來到日治時期,黃亞曆《日曜日式散步者》從風車詩社追溯超現實主義在於本土的發展;郭珍弟、簡偉斯《Viva Tonal 跳舞時代》以古倫美亞唱片、波麗露餐廳為切入點,帶領觀眾重新認識殖民時期台北的流行文化。
蘇弘恩的《靈山》、《土地》,試圖以客觀靈性的視角,從原住民先祖口中,娓娓道出從西班牙、荷蘭、大清、日治、國民政府來台,歷代外來政權遺留的島嶼痕跡。儘管政權物換星移,土地的旋律數百年依舊悠揚迴盪,楊智麟《聽見歌再唱》和崔永徵《聽見台灣》,則共同留存了這塊土地的永恆祖靈之音。
陳麗貴導演、姚文智製片的《革命進行式》紀錄永遠的革命家史明傳奇一生,陳麗貴執導的另一部影片《曹院士的隱藏文本》,則將鏡頭轉向史學泰斗曹永和,看他如何建構磅礡的「台灣島史觀」。日本導演園田映人的《哲人王:李登輝對話篇》,則以武士道和騎士精神,演譯前總統李登輝的政治智慧等等,片片精彩可期,不容錯過。
本檔影展還邀請柯合倍、陳麗貴和黃亞歷等紀錄片導演,舉辦數場映前、映後座談,與觀眾一同分享他們的創作故事,以及對本土人文歷史的熱情與呵護,並舉辦2場親子活動。影展期間自1月14日至2月27日,所有活動皆為免費參加,農曆年前後,帶著闔家大小來桃園光影文化館看場電影吧!詳細場次表及索票辦法歡迎上桃園光影文化館官網或臉書粉絲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