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休閒旅遊

藏身俄羅斯白堊山丘中的修道院

位於俄羅斯沃羅涅日的「施洗聖約翰教堂」是挖鑿白堊山丘建築而成的。(Shutterstock提供)
位於俄羅斯沃羅涅日的「施洗聖約翰教堂」是挖鑿白堊山丘建築而成的。(Shutterstock提供)

文/陳俊村
世界上有不少寺廟或教堂藏身洞穴中,或是開挖山壁修築而成。在俄羅斯就有一座擁有幾百年歷史的修道院,是雕鑿白堊山丘而建成的,它讓僧侶在戰亂之中,能有個潛心修行的地方。

這座「施洗聖約翰教堂」(Church of St John the Baptist)位於俄羅斯沃羅涅日州首府沃羅涅日(Voronezh),它坐落在頓河(Don River)附近的一個自然保護區裡。

在歷史上,頓河的河岸並非一直都像今天這麼美麗。早在17世紀,該地區仍戰火頻仍,東正教的僧侶需要一個能安靜修行的堅固避難所,而今日「施洗聖約翰教堂」所在的白堊山丘與峭壁就成了首要之選。

人們對「施洗聖約翰教堂」的起源並不是很清楚。有人說,它可以追溯至12世紀,是由當時的希臘僧侶修建的;但也有人相信,它是由義大利僧侶在17世紀創設的。

有別於世界各地洞穴中的教堂,「施洗聖約翰教堂」位在柔軟的石灰岩和白堊岩之中,這些岩石都很容易挖鑿與雕刻。在這裡修建教堂不用搬運建築材料和雇用建築工人,因為所有材料都是大自然提供的。

「施洗聖約翰教堂」在歷史上首次出現是在17世紀的一封信件裡。這封信由該修道院的僧侶寫給當政者,以抱怨持續不斷的軍事衝突導致該修道院難有寧日。他們被迫採購自己的防禦武器,並在山丘裡挖出幾個緊急出口。

「施洗聖約翰教堂」在動盪的時代曾多次關閉和修復,它目前由當地的自然保護區所管轄,但俄羅斯東正教會希望改變現況。

在該自然保護區的管轄之下,這座修道院在前蘇聯時期曾被沒收,但東正教會依據法令要求有關當局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