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正說,溫度、溼度變動很大,加上其他汙染(花粉、空氣、環境等),任何人都可能出現皮膚發炎現象,比如:發紅、發癢、腫痛,甚至因為皮膚癢抓到流出分泌物。 以下將跟《大紀元時報》讀者分享,春天常見的皮膚問題:
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是個困擾許多人的皮膚疾病。王敦正表示,「脂漏性皮膚炎主要是體質所致,人體內的皮屑芽孢菌,大部分是無害,但是有些人的體質適合芽孢菌孳長,或是對芽孢菌代謝產物敏感,造成脂漏性皮膚炎。」
症狀表現是在臉部眉毛四周、鼻翼兩邊、耳朵內外、前胸等處,會出現癢、發紅及脫屑症狀。 他指出,愛滋病等免疫力低下者、家中有重大變故者,以及進行大手術等壓力,都會誘發脂漏性皮膚炎,該疾病成因多樣化,脫離不了荷爾蒙、免疫系統。
異位性皮膚炎
臺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眾多,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很敏感,容易對空氣汙染、花粉等過敏原產生反應。
症狀表現屬於全面性,像是臉部、四肢出現紅腫、發炎,尤其是在四肢關節處。 王敦正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體內的葡萄球菌量較多,容易造成細菌入侵而引發「膿痂疹」,這時塗抹類固醇或是抗發炎藥物,無法對付葡萄球菌,要使用殺菌藥物才能改善。
日常保養:
1.減少接觸過敏原
針對上述皮膚疾病的平日保養,王敦正說,「主要不要讓皮膚受到刺激傷害,環境上盡量減少過敏原的存在。」塵蟎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原之一,建議民眾,減少使用地毯等容易累積塵蟎的物品;定期使用除塵蟎吸塵器;寢具定期清洗與更換,尤其是枕頭要烘乾。另外,也使用空氣清淨機來改善空汙問題。
2.穩定免疫系統
除了居家環境清潔外,王敦正強調,有皮膚疾病的民眾,生活作息要規律,睡眠充足,不熬夜。減少含糖量的攝取,因為甜度過高食物,也會造成免疫力低下。每天都要攝取足夠的水分,皮膚屬於人體最大的器官,水分相當重要,少量多喝,不要突然間豪飲。
飲食方面可以攝取有抗氧化食物,如深綠色蔬菜(空心、波菜、綠花椰菜、地瓜葉等),或含有維生素A(乳製品、魚與肉類等)、維生素C(芭樂、柳橙、奇異果等)、維生素E(堅果類、深綠色蔬菜等)、茄紅素(番茄)。
3.別忘記要防晒
防晒除了能減少晒傷與老化,還能降低皮膚癌發生率,主要有物理性防晒、化學性防晒兩種防晒方式。建議光敏感者、紅斑性狼瘡患者應要使用物理性防晒。 太陽眼鏡、遮陽帽、薄長袖衣服也是很棒的防晒方式。
*洗臉NG行為
1. 洗到臉部澀澀的才算乾淨:皮膚有一層保護膜,過度清潔會把保護層洗掉,致使皮膚暴露在過敏原環境中。
2. 使用熱水洗臉:使用熱水洗臉,同樣會破壞皮膚的皮質保護層。洗臉的溫度,跟體溫差不多即可。一天洗2次臉就好,過度洗臉對皮膚也是一種傷害。
3. 使用同一瓶洗面乳
季節變換時,建議改用溫和洗臉產品。洗乾淨再擦乳液,但是應該要先保護好皮膚的保護層,視情況擦抹乳液即可。
*正確洗臉方式
先將雙手用肥皂洗乾淨。洗面乳擠在手上,搓揉起泡。均勻擦在臉部,洗掉臉上髒汙,20秒內沖水洗淨。力道輕輕的,過於用力會傷害皮膚。
針對一般人健康膚質:睡醒後,用清水洗臉,拍乾就可以了。視個人情況擦化妝水、精華液。至於乳液、乳霜也是看氣候,這部分不用每天使用,要適當時氣候來決定,臺灣屬於溼熱氣候,冬天也沒有像日本乾燥。
王敦正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使用無香味、不含防腐劑、高保溼的產品。市面上也有專為脂漏性皮膚炎患者所設計的洗面乳、保養品,不添加過多清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