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藝海漫遊

聖彼得大教堂 基督教世界最宏偉教堂

在羅馬「條條大道通聖彼得大教堂」。(Aerial-motion/Shutterstock)
在羅馬「條條大道通聖彼得大教堂」。(Aerial-motion/Shutterstock)

文/詹姆斯‧霍華德‧史密斯(James Howard Smith) 編譯/嘉蓮
彼得是羅馬教會第一位主教,也是天主教會追認的第一任教宗,在耶穌親自指定下,帶領眾門徒在羅馬建立了基督教。彼得後來以身殉道,而他的遺產流傳至今。

西元1500年初,獲得神啟的教宗尤利烏斯二世(又譯儒略二世,Julius II)為了紀念聖彼得和教宗制度的起源,任命文藝復興建築師兼畫家多納托‧伯拉孟特(又譯多納托‧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為總設計師,建造「基督教世界中最大、最宏偉的教堂」。

此後一百多年裡,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一些卓越的建築師和藝術家,相繼為建造莊嚴宏偉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天主教譯聖伯多祿大殿)做出了貢獻,使得這座大殿成為提供人們神聖體驗之地。

儘管伯拉孟特的規劃沒有完全實現,但他開啟了擁抱文藝復興時期真與美的理想、向聖彼得和聖人所體現的神聖原則(divine principles)致敬的旅程,並為創建這座偉大的巴西利卡式教堂確立了方向。

伯拉孟特的目標是,通過完美的比例和幾何圖形,讓參訪者猶如置身神聖的境界中。伯拉孟特設計的希臘十字形平面是在一個正方形內,有一個四臂相等的十字架,十字架的中心上方有一個圓頂,四臂的上方各有一個筒形拱(小型的圓頂)。中央的圓頂和四面筒形拱構成等臂的十字。這些元素都圍繞著一個中心點——聖彼得墓。

布拉曼特設計的希臘十字形平面,十字架的四臂相等,中央的穹頂和四面筒形拱構成等臂的十字。(Bramante/CC BY-SA 4.0)伯拉孟特設計的希臘十字形平面,十字架的四臂相等,中央的圓頂和四面筒形拱構成等臂的十字。(Bramante/CC BY-SA 4.0)

圓頂

伯拉孟特去世後,教堂的設計方向在拉斐爾等人手中發生了變化。後來,米開朗基羅受命主持修建。他很大程度上恢復了伯拉孟特設計的希臘十字形平面,並且設計建造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雄偉壯麗的圓頂。

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加大了支撐圓頂的四根立柱,讓圓頂以飽滿的輪廓向上拔高,向天際延伸;同時將圓頂的重量沿著更垂直的路徑轉移到下面的柱子。圓頂上端的頂塔在夜間點燈發光,白天則讓光線進入建築內。

米開朗基羅拉高了穹頂,讓穹頂向天際延伸,同時技巧的將穹頂的重量沿著更垂直的路徑轉移到下面的柱子上。(alexeyart1/Shutterstock)米開朗基羅拉高了圓頂,讓圓頂向天際延伸,同時技巧的將圓頂的重量沿著更垂直的路徑轉移到下面的柱子上。(alexeyart1/Shutterstock)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穹頂向上延伸彷彿直達天際,讓神聖的光芒通過頂塔進入大殿中心。(J.H.Smith/Cartio提供)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圓頂向上延伸彷彿直達天際,讓神聖的光芒通過頂塔進入大殿中心。(J.H.Smith/Cartio提供)

1546年,時年72歲的米開朗基羅擔任聖彼得大教堂的首席建築師。(公有領域)1546年,時年72歲的米開朗基羅擔任聖彼得大教堂的首席建築師。(公有領域)

中殿

巴洛克時期在羅馬天主教會的指導下開啟,其藝術形式趨向動感奇幻,以激發和啟悟人們對神的虔信。建築師卡洛‧馬代爾諾(Carlo Maderno)拆除了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教堂正立面,增建了一段長形中殿以容納更多人,並以富有時代風格的正立面,完成了整座大殿的修建。

傍晚時分,中殿寬闊的長廊充滿了陽光。(gillmar/Shutterstock)傍晚時分,中殿寬闊的長廊充滿了陽光。(gillmar/Shutterstock)

華麗的天花板以格狀重複的形式烘托描繪《聖經》場景的鑲嵌畫。(J.H.Smith/Cartio提供)華麗的天花板以格狀重複的形式烘托描繪《聖經》場景的鑲嵌畫。(J.H.Smith/Cartio提供)

教宗利奧十二世雕像。(J.H.Smith/Cartio提供)教宗利奧十二世雕像。(J.H.Smith/Cartio提供)

米開朗基羅雕塑的《聖殤》(Pietà)。(J.H.Smith/Cartio提供)米開朗基羅雕塑的《聖殤》(Pietà)。(J.H.Smith/Cartio提供)

祭壇華蓋

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巴洛克藝術重要地標,歸功於偉大的建築師和雕塑家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貝尼尼年輕時與畫家安尼巴萊‧卡拉契(Annibale Carracci)一同參觀聖彼得大教堂,表示希望「為使徒建造一個巨大寶座」。他的願望實現了。在教宗烏爾巴諾八世(Urban VIII,又譯伍朋八世)贊助下,他從28歲起為大教堂的裝飾美化創作,歷經了半個世紀。

貝尼尼設計的祭壇華蓋(Baldacchino)位於大殿主祭壇的核心點,聖彼得墓所在地。這個八層樓(28.74公尺)高的亭狀結構,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製品。

支撐華蓋的四根螺旋柱,其靈感來自君士坦丁大帝從耶路撒冷聖殿帶回羅馬、用於修建老聖彼得大教堂(The Old St. Peter’s Basilica)的12根所羅門柱。銅柱上鍍金的月桂樹葉和蜜蜂,是烏爾巴諾家族的紋章圖案。

祭壇華蓋立於大殿中心,是教宗做彌撒的兩個祭壇之一。高大宏偉、視覺通透的華蓋,彷彿要將地上的信眾和延伸天際的圓頂聯繫起來。

祭壇華蓋立於大殿中心,是教宗做彌撒的兩個祭壇之一。(J.H.Smith/Cartio提供)祭壇華蓋立於大殿中心,是教宗做彌撒的兩個祭壇之一。(J.H.Smith/Cartio提供)

半圓形桶形穹頂,將人們的視線引向祭壇華蓋和聖彼得墓正上方的大穹頂。(J.H.Smith/Cartio提供)半圓形桶形圓頂,將人們的視線引向祭壇華蓋和聖彼得墓正上方的大圓頂。(J.H.Smith/Cartio提供)

聖彼得寶座

貝尼尼還以「聖彼得寶座」(Cathedra of Petri)創造出聖靈的戲劇性體驗。代表拉丁和希臘教會四位聖徒的巨大青銅雕像,輕鬆托起傳說中使徒坐過的「聖彼得之椅」;夕陽西下時,金光透過橢圓形窗子照射進來,映照出窗子中心象徵聖靈的白鴿;隨著雕塑的金色光芒延展開來,一眾小天使飄在神聖的雲彩中,襯托著彼得的青銅寶座。

支撐著祭壇華蓋的四根螺旋形銅柱,將人們的目光引向「聖彼得寶座」。(J.H.Smith/Cartio提供)支撐著祭壇華蓋的四根螺旋形銅柱,將人們的目光引向「聖彼得寶座」。(J.H.Smith/Cartio提供)

最終,貝尼尼以聖彼得廣場完成了教堂建築群。廣場兩側的柱廊就像張開的巨大雙臂,擁抱和歡迎遠道而來覲見教宗、體驗神性並見證聖彼得遺產的朝聖者。

大殿二樓中央的涼廊(loggia)是現任教宗現身布道的地方。(J.H.Smith/Cartio提供)大殿二樓中央的涼廊(loggia)是現任教宗現身佈道的地方。(J.H.Smith/Cartio提供)

原文:St. Peter’s Basilica: The Most Magnificent Church in All of Christendom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