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方草豪邁率性,作品卻細膩多感。東西方兼容並蓄的畫風,來自於超過45年的藝術歷練,卻從未與商業畫廊合作,因軍職與個人志願,他選擇遠離商業畫廊的操作,這樣的堅持反而保存藝術創作的精純度,且逐漸展露出高度。即日起「2022耕心 ─ 方草新水墨展」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展出,57件作品或寫景大度有張力,或寫意深遠、兼批判時勢,件件耐人尋味。還有小而美的《大坑步道八景》,承繼自北宋《蕭湘八景》的傳統,畫作以虛實交錯,展現畢生西畫寫生功力與中國畫的氣韻。
臺北政戰學校美術系畢業的方草(許分草),在26歲時即分別拿下第八屆全國美展、第十屆臺北市美展水彩畫第2名的大獎,累積近20次個展。藝術成就獲資深藝術家李奇茂教授稱許任教政戰藝術系,最傑出的學生之一。
方草善於師法古人,長期浸潤於中國藝術史,讓他可以與古人的技法與思維相通,多幅畫作或運用敗牆皴法、拓印斑駁敗牆延伸現代藝術新意,或運用張大千的潑墨技法,引經據典形塑現代傳奇故事、令人莞爾。為構築大師夢想,方草還曾遠赴中國西部行腳創作6年,悟道後的創作大開大合更具禪意。
臺灣當代藝術工作者吳心荷表示,年輕時代的方草,水彩畫筆觸已有別於西方的水彩畫法,展現出屬於東方的鮮明特色;行腳創作更如同俠客般,最終悟出了新的繪畫方向。
對方草創作的觀察,吳心荷說,其題材不拘泥於個人狹小生活情趣,表現出大宇宙、大智慧、天、地、人,思古的東方哲學。不走「實驗水墨」、「水墨速寫」的路逕,堅持透過自己的心眼、一筆一畫真切地表達出內心對生命和萬物的悸動。
吳心荷評方草,筆墨韻味有文人畫的飄逸、恬淡、儒雅,卻又具強烈視覺刺激和情感。作品構思布局虛實相生,實是直接描寫、虛是間接映襯;轉實為虛、以虛代實,使虛的空間化為實的生命,為現代水墨畫打開另一扇窗。
系列作品中,《青埂峰之眼》宣紙彩墨,描繪「女媧以石補破天,頑石被棄大荒山;青埂峰上妙奇石,竟被探險家發現!」超越時空的發想,藉傳說畫出巧妙故事,亦幻亦真。行腳系列《力爭》,因他在新疆的夏季經常遇到,因此抓了幾隻來觀察、寫生、發想,在寫實、喻意之間,看見他的真性情。
還有小而美的《大坑步道八景》,方草運用了中國畫的移動式、以大觀小的散點透視法,讓臺中人熟悉的大坑步道有了萬里長城的氣勢,加上雲霧繚繞的構圖,虛與實之間展現西畫寫生功力與中國畫的氣韻。方草說,大坑創作至今超過百幅,但他從不透過照片,因為寫生才是活生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