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來,西方政治界及媒體排山倒海的指控俄羅斯總統普亭是「侵略者」、美國總統拜登亦說出「戰犯」一詞。事實上,早在2015年6月4日,即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之後,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政治學者米夏摩(John Mearsheimer,或譯米爾斯海默)就在一場演講中指出美國的戰略錯誤,並預示「西方領著烏克蘭走上享樂之路,但最終的結果是烏克蘭被摧毀」。
這場名為「烏克蘭危機的原因與結果」(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Ukraine Crisis)的演說,勾勒出一幅完全不同於西方主流媒體報導的圖像。米氏說明,2008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同意烏克蘭及喬治亞加入是關鍵事件,西方積極促成烏克蘭加入西方軍事聯盟北約及經濟聯盟歐盟,讓俄羅斯備感威脅,進而引爆烏克蘭危機。
米氏的洞見一語中的,且證明了他所提出的「攻勢現實主義」在解釋國際局勢上的有效性。這場一個多小時的演說,在YouTube平臺的點擊率從俄烏戰爭前的800萬次,截至3月26日已累積到逾2,300萬次。
雖然米氏自己也說,美國政治界只有很少數人認同這個批評美國政策的觀點,但一個值得注意的奇特的現象是,「北約東擴是俄烏戰爭的深層原因」,此一論述在西方媒體報導中幾乎被封殺,即便論述已在現實中得到證實。
2月24日俄國開戰後,米氏在3月2日接受美國非營利組織「共和國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Republic)邀請,討論最新出現的戰爭,在約20分鐘的演說中,米氏精簡的說明他在2015年發表的論述,並補充了最新的見解。
戰爭是災難 釐清責任歸屬
俄烏戰爭迄今一個多月,烏克蘭多處城市被摧毀,逃離烏克蘭的難民人數已超過300萬人,國際經濟持續受牽動。米氏指出,首先要明白「這是一場災難」,在失去克里米亞之後,料烏克蘭還會失去烏東頓巴斯地區,且烏克蘭可能還會失去東部更多的領土。他強調,釐清「是誰造成如此局面」很重要,因為「肇事方要對這件事負責」。
人們有兩個選項,有一派說法認為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引發這起衝突;另一派則認為是俄羅斯人造成了這場危機。美國和西方普遍的觀念是,俄羅斯應對此負責,特別是俄羅斯總統普亭。「但這種說法我很久前就不買單了」,在米氏的觀察中,「西方應對今天發生的事情負有主要責任」。
就國際戰略而言,米氏警告,這樣的狀況讓美國很難把注意力從歐洲轉移到亞洲,應對中共的潛在危險。然而,亞洲才是符合美國戰略利益的最優先事項,如今美國帶領西方「把俄羅斯推入中國(共)的懷抱,這完全沒有意義」,也讓東歐變成極度不穩定的地區,如果真的發生事情,美國也不得不參與其中,這完全是個災難性的局面。
俄國劃紅線 西方視而不見
米氏闡述,目前的局面要從北約在2008年4月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峰會上,同意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說起,美國還表示「無論如何」都要將烏克蘭納入北約。
俄國當時表示,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俄羅斯明確聲明,他們已經接受了北約前兩次的東擴,即1999年和2004年的東擴,但不能讓喬治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因為那對俄國是「致命威脅」。2008年8月,俄羅斯和喬治亞就為了「喬治亞是否加入北約」這個問題打了一仗。
米氏進一步說明,當人們談論西方政策時,關注的是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但實際上西方政策有三個面向:核心方面是將烏克蘭納入北約,另外兩個是將烏克蘭納入歐盟,並將其轉變為親西方的「自由民主」國家,也就是推動橙色(民主)革命。這三個策略都是為了將烏克蘭打造為緊臨俄羅斯的西方堡壘,而這些都是俄羅斯所不能接受的。
首次危機 親俄總統被推翻
上述背景導致的第一場危機就是2014年2月爆發的革命活動。當時烏克蘭示威者推翻親俄的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由親歐美派人士取代,俄羅斯覺得「這是不可容忍的」。這波親西方革命後成立的臨時政府與歐盟簽貿易協議,被視為烏克蘭尋求加入北約的前奏。
米氏指出,這場推翻政權的活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的支持而促成的。與此同時,俄國與西方及烏克蘭就「烏克蘭是否加入歐盟」展開辯論,爭論的根本原因是北約東擴一事。這個衝突後來終於爆發,產生了兩個後果:一是俄羅斯親自動手把克里米亞從烏克蘭手中奪走;二是俄羅斯人在烏克蘭東部引發了一場內戰,這場內戰發生於2014年,在其後愈演愈烈。
二次危機 去年發酵
「我想是在2021年12月,二次危機再次爆發了。」米氏說,第二次危機從2021年中開始發酵,到年底才真正升溫,危機的主因是烏克蘭當時正在成為北約的實際成員國。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國,人們都說俄國沒必要害怕烏克蘭加入北約,因為北約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推進烏克蘭加入北約。
「這聽起來沒錯,實際上錯了。我們所做的正是武裝烏克蘭人」,米氏說,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17年12月承受著巨大壓力,做出了武裝烏克蘭人的決定,「所以是我們美國武裝了烏克蘭人,是我們訓練了烏克蘭人,是我們與烏克蘭人建立了越來越密切的外交關係」。
這樣的行為,嚇壞了俄羅斯人。米氏提到,烏克蘭軍隊2021年夏天在頓巴斯地區使用無人機對付俄軍;同時,英國驅逐艦穿越黑海地區的俄羅斯領海;2021年11月,美國轟炸機在距俄羅斯海岸約20.9公里範圍內飛行,這些事情一次又一次嚇到了俄羅斯人。
上述種種事件,加上烏克蘭實質成為北約的一員,把俄羅斯人推向了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所說的「沸點」。
「北約的第一次擴張,北約的第二次擴張,再加上此後這些與烏克蘭相關的事件,讓俄羅斯人受夠了。所以,你們看到一場大規模危機爆發了,俄羅斯在2月24日『入侵』了烏克蘭。」米氏說。
美鼓勵烏克蘭抵抗 但不會為其而戰
許多人很好奇美國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米氏解釋,美國在2014年後可以說是展現「強大的決心」來鼓勵烏克蘭人抵抗,但「我們不會為他們而戰」,美國不會為烏克蘭進行任何戰鬥,但是美國武裝了烏克蘭人、盡可能訓練他們,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和俄羅斯人一決勝負,沒有人相信他們會打敗俄羅斯人,但也許會僵持不下。
很多西方人認為,如果烏克蘭人做足了抵抗,加上嚴厲的經濟制裁,普亭會舉手投降,承認後悔發動戰爭。對此,米氏說明,這是西方人一個普遍的誤區,因為「這不會是俄羅斯人行事的方式」,早在2008年4月,俄羅斯人就說北約東擴是一種「生存威脅」,現況就是俄羅斯要粉碎烏克蘭,他們將拿出大砲,將基輔和烏克蘭其他城市夷為平地。
被激怒的大熊 撕裂烏克蘭
這場戰爭究竟誰是輸家?米氏說,這對美國來說並不重要,畢竟美國已明確表示不會為了烏克蘭打戰和死亡;對於俄羅斯人來說,他們已明確表示這是生存威脅,而俄國的決心,對他們本身是有利的,所以這場戰爭真正的輸家是烏克蘭人。
米氏比喻,「如果你拿一根棍子戳一隻熊的眼睛,那隻熊可能不會對你的所作所為微笑和大笑。那隻熊可能會反擊。這就是目前發生的事情。那隻熊將撕裂烏克蘭,那隻熊正在撕裂烏克蘭。」他最後說:「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俄羅斯人這樣做? 在我看來,答案很簡單,就是美國。」
米氏觀點在當今獨樹一幟,也許有讀者會質疑,這不是中共的說法嗎?是,中共藉用了這樣的表述攻擊美國,一如它過去所為,同時隱藏了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霸主的野心;而米氏所言正是提醒美國當局,從全球戰略平衡的角度思考烏克蘭危機,及美國帶頭與俄羅斯針鋒相對的荒謬。
米氏在2015年即提到,美國應該讓烏克蘭中立,成為北約及俄羅斯的緩衝地帶,烏克蘭也應該保護境內少數民族的語言權利;如此一來,美國能聯合俄國,在亞洲建立抗衡中共的聯盟,這不僅符合美國的利益、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也保住烏克蘭不被分裂或破壞。在區別這個差異後,相信讀者更能從米氏的論述中,了解俄烏戰爭在不同層次上的意義。
俄提高核武準備 局勢極度危險
值得注意的是,俄國宣布將核武置於高度戒備狀態,米氏認為,「這是俄國向西方發出一個強而有力的信號,表明他們對這場危機重視到何種程度」。
許多西方人士宣稱,「北約東擴是無害的」,俄羅斯不應該擔心。米氏經常舉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為例,說明北約東擴對俄羅斯的威脅性。
1962年10月,美國發現蘇聯在自家後院的古巴部署中程與長程核飛彈基地。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的顧問已準備「空襲古巴飛彈基地」的選項。但甘迺迪並沒有放棄談判的機會,他透過管道向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承諾,美國同意撤除部署在土耳其和義大利的飛彈,且不會入侵古巴,以換取蘇聯撤走古巴的飛彈基地。這場經歷13天的危機和平落幕,被視為冷戰期間最接近核戰的時刻。
古巴危機之於美國,一如烏克蘭加入北約之於俄羅斯,都是來到「家門口」的直接威脅。美國當時不惜入侵古巴,以確保自身的安全利益,一如今天俄羅斯不惜犯西方眾怒,也要消滅這個「生存威脅」的決心。
米氏也舉另一個例子說明,如果中共今天在加拿大或墨西哥的土地上設立軍事基地,美國會認為「無害」嗎?因此人們不應對俄羅斯的反應感到驚奇。
回到核戰問題,雖然米氏認為核戰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但他提醒,鑑於使用核武的嚴重後果,目前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對於會把俄羅斯逼到角落使用核武終極策略的事情,美國要極度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