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學研究團隊研製「鳳梨取莖機械」及「鳳梨葉取纖機械」,取得奈米纖維將其研製環保天然纖維織品、家飾織品、包裝袋等,達到廢棄物再利用、價值再提升,促使國內鳳梨產業永續發展。
嘉大理工學院結合機電與自動化技術,鏈結農學院植物生理專家與奈米纖維加工技術,搭配管理學院影像辨識深度學習技術,組成跨學院跨領域「智慧化鳳梨催花機器人研發團隊」,以科技智慧輔助農業生產技術,填補產業生產缺口創新研發,提出鳳梨生產作業一條龍的省工、省時以及資源再利用解決方案。
計畫總主持人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洪滉祐表示,種植鳳梨需要省工省力的機械協助,本研究團隊繼完成鳳梨種植機、田間管理機、鳳梨選果型收穫機研發後,藉由影像辨識與立體視覺科技智慧化進行無人自動催花及生長勢辨識,延續計畫研究針對採收後大量的鳳梨莖葉,研製「鳳梨取莖機械」及「鳳梨葉取纖機械」,也進一步利用鳳梨葉取得的奈米纖維創新研發。
鳳梨的莖是鳳梨酵素含量最多的部位,目前市售商品的鳳梨酵素,大多萃取自鳳梨的莖,嘉大教師研究團隊透過鳳梨取莖機及取纖機,輔助生技公司萃取鳳梨莖中的鳳梨酵素原料及紡織公司所需天然纖維原料,將其研製精緻、環保及新式具創新設計之環保天然纖維織品、家飾織品、包裝袋等的設計應用,達到廢棄物再利用及價值再提升。
協同計畫主持人嘉大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副教授夏滄琪說,本次鳳梨葉纖維加值化利用主要著重於開發創新性織品,將鳳梨葉纖維以最經濟的方式抽出鳳梨葉中的天然植物纖維。
他指出,除可以做成高附加價值的紗線紡織布料、高級書畫用宣紙、環保餐具,還能當成3D列印的原料或製成奈米纖維素,亦可作為多種化妝品、面膜及農用地膜等原料之一,減少廢棄物、改善土壤品質、友善環境,更有機會創造農作物剩餘資材的循環利用性。
嘉義大學教師執行科技部智能化鳳梨生產田間作業機械研發與應用計畫,日前蘭潭校區舉辦「鳳梨取莖機、取纖機暨鳳梨葉纖維高值化技術聯合示範觀摩會」,活動邀請到農委會農糧署、農業試驗所、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及各縣市鄉鎮區農會代表與實際從事鳳梨栽培的農民參加。
鳳梨主產季為3~6月,以金鑽鳳梨為種植大宗,主要外銷品種也是金鑽,金鑽果肉細緻、酸甜滋味恰到好處,且果芯可食用等多項優點,受到日本消費者的歡迎。
銷日鳳梨訂價格下限
中國自去年3月起暫停我國鳳梨輸入,農委會積極推動內外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表示,去年我國鳳梨外銷數量達2.8萬公噸,今年外銷目標量設定為3萬公噸,截至3月底已外銷近一萬公噸,顯示我國鳳梨已成功轉移市場,不再仰賴中國。另外,為保障農民權益,自4月8日起在日本市場的通路零售價每公斤不得低於300日圓(含稅,約新臺幣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