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雨先生的雕塑作品看似樸實靜默,但內部滿蓄的生命力卻暗濤洶湧。我們欣賞他的作品,常會感到不僅是我們在觀賞它們,它們也反過來在觀察我們。他的雕像,不管是人還是動物,似乎都是有靈性的,有內在生命在裡頭的。
【藝術家小傳】
陳夏雨(1917~2000年),民國6年出生於臺中龍井。由於家教極嚴,從小就木訥、安靜,喜獨自做東西,刻布袋戲偶,毽子、陀螺等,自我要求極高,做出來的東西一定要比別人性能好、功效高才算數。
一次,瞧見舅舅從日本帶回雕刻家堀進二所作的外祖父胸像,自此,立志作一個雕塑家。17歲那年,隨其三舅去日本。
到日本後,先後進入水谷鐵也和藤井浩祐工作室學習。接受藤井的自由式教育,4年內連續三回入選帝展,1941年獲「免鑑查」(註一)資格,成為臺灣唯一獲此殊榮的雕塑家。
26歲返臺,與施桂雲女士結婚,二次大戰後回臺,受聘臺中師範與省展審查委員,後因二二八事件,社會動盪,人心不安,故而先後辭去。此後,開始他數十年如一日的蟄居創作生涯。
1997年,在工作中摔倒,髖關節受傷,並引起心肺問題,仍堅持工作,導致數度入院。不意於2000年1月3日,撒手人寰。他的作品給後人留下了對人性,對生命的深層思索。臺灣媒體大加報導之同時,以「國寶級雕塑大師」稱之,真乃實至名歸。
孜孜矻矻創作歷程
夏雨先生的作品,或可分三個階段。
(一)無師自通:第一階段(1932~1936年)。代表作有〈青年胸像〉、〈青年坐像〉、〈孵卵〉等。
(二)獎譽加身:赴日階段(1936~1946年),此階段在他的一生中大放異彩,得過許多令人尊祟的殊榮。此期代表作有〈聖觀音〉、〈髮〉、〈婦人頭像〉、〈浴後〉、〈辜顯榮胸像〉、〈鏡前〉等。
(三)淬煉再三:回臺的第三階段(1947~2000年)。這是他一生中最精華時期,一生的努力和成果都在此呈現。代表作如〈側坐的裸婦〉、〈裸婦〉、〈女軀幹〉等。
創作特色──「我做的是很寫實,但是,寫實,我還不滿足,看能不能超越,就在下這樣的工夫。」
整個第三階段,夏雨先生就在下這種工夫。寫實,不僅外形要做得逼真寫實,還要突破這一層殼,把內在的生命給挖掘出來,再安放進去。
夏雨先生的作品,布滿推敲式的筆觸,千端百樣、各式筆觸足可見證他所下的工夫,那是面與面的銜接造成的。他也十分看重「順勢」,順著這個「勢」(臺語:勢面)而行,才能產生動感韻致。
追求形體單純化,又使他適度簡化形體,並略去部分細節的刻劃,專注於整體的變化,作品因而得以勻稱統整,其內蘊的生命力,也才得以從作品每一角落散發出來。
他的作品存在物體的空間處理合宜,肌理的結實和鬆弛度並重。充分表現出立體的豐實感與姿態之流暢。
他走的是極度內斂的美學路線,因此,他的雕塑作品從外型上看,都非常樸素,他將雕塑導向了內蘊的、自體泛生機,可自內望外的層次,並且在「面」的「筆觸」與「氣勢」轉換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推敲探索,直至完善。真的達到這一步時,他方才承認作品是真正「完成」了。
他感到一分一秒都不能放鬆,就是心急。因為他知道,對於這種種,他窮一生之力也不一定都能辦到。所以,他的作品極少拿出來參展或開個展,一生只被動的展過兩次,更不要說出售作品了。
作品欣賞
〈青年胸像〉是夏雨先生平生第一座雕塑成品,塑的是他的大舅。在他18歲時,沒有任何雕塑概念下做成的,不但造形準確,表情神態也自然合度,氣勢宏大。塑像的臉龐是那麼真實,栩栩如生。而身上的衣服,是那麼妥貼,極富質感。
〈髮〉在1939年第三回入選「新文展」。觀此座塑像,宛如看見希臘女神的雕像般眼熟。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在1856年所畫的油畫〈泉〉和本座〈髮〉,無論是造型、氣質、韻味,在東西方不同手法互映之下,油彩和油土相對照中,兩人都把女性的青春繪塑得燦然無比。
油畫是在平面的畫布上營造立體感、空間感、形形色色的物體的質感等;而雕塑是做出真實體態來。夏雨先生的雕像有流暢的曲線,從左手高舉的上臂開始蜿蜒迤邐而下的柔美曲線,和右側握著髮梢的手肘、變化多端的線條形成了一種均衡感。而安格爾筆下的女子則和雕像左右相反,他表達了女子身處的內外空間,更利用水的流瀉試圖演繹出音樂般的節奏感。而夏雨先生想表達的是造型的單純化和希臘雕像那種大器,兩人都在各自的領域中巧妙的發揮所長。
〈婦人頭像〉(1939,青銅),這個頭像常年擺在工作室,是夏雨先生鍾愛的創作。這個頭像的五官十分端莊有型,那豐美的脣、閉緊的嘴、高挺的鼻梁和明媚的眼。似乎把人生的喜樂、哀愁以及滄桑都濃縮到她緊抿的嘴角裡,把對人的信頼、期待和迷惘都收到了看向世人的堅毅雙眼中。在這個頭像中,女子的溫文堅定、自信、春風般的神采都在微微上仰的姿態中展露無遺。
而臉部肌膚的光滑緊緻和後挽的髮絡的對比,以及女性特有的平滑頸項,和藝術家故意留下人像底部斷面的粗獷筆觸,又呈現另一引人注目的對比。
在這兒,我們看到了夏雨先生的「寫實」,為什麼?因為它已達到他「剛剛好」的「寫實世界」了,怎麼看都美,沒有那種夏雨先生所說「看到的有十分,做到的不知有沒有一、二分」的狀態了。
* * *
藝術家的偉大,除了作品給人帶來美的感受,和對生命的啟示外,他的不矯飾、真性情、不計世間苦難,和人事物加諸於身的窘迫痛苦,一味率性而為,嚴厲的高調要求自己,為做出最真實的作品,吃盡世上苦,卻甘之如飴,從不抱怨,不轉彎。這是夏雨先生一生最真實的寫照。
他整年整月整日刻苦工作,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為了達到他理想中的寫實,不許自己有絲毫懈怠。這也是夏雨先生留給後人的最佳典範。
註一:
「免鑑查」是日本藝術展覽界的一個極特殊的制度。當參展者連續幾年都入選,水準達到一個高度時,就給予「免鑑查」資格,往後皆可直接展,無需經過審委審查,以示尊重。(篇幅有限,原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