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升溫,國內調整防疫策略,引發防疫保單理賠爭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0日發表聲明,他強調,財務赤字可改善、信任赤字難彌補,而數位健康證明是目前可兼顧維持醫療量能的可行方案,要求業者協助保戶理賠申請。
據金管會統計,截至5月6日,共11家保險業(產險9家、壽險2家)販售防疫相關保險商品,商品總數共25張保單,有8張是防疫保單,17張疫苗險保單。累計承保件數超過600萬張,賣出超過百萬張保單的產險公司有2家。
金管會統計,截至10日,保險業理賠防疫險共2.7萬件,理賠金額約10.81億元;疫苗險共2,713件,理賠金額為0.95億元。
由於國內確診人數暴增,投保民眾為搶拿診斷證明書,使得醫療量能不堪負荷。金管會8日上午緊急邀集業者開會研擬對策,規劃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替代確診診斷書,而在10日,產險與壽險公會皆相繼表示同意配合。
黃天牧在同日的金管會例會上提到,已與衛福部加強協調,在合乎防疫政策措施且不偏離保險契約條款意旨下,儘量協助取得理賠證明文件,例如數位健康證明就是一項可行的方案。
黃天牧說,提醒保險業,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使民眾對金融機構的信心降至谷底,此後即使金融機構獲利好轉,民眾對金融業的信任度卻長達十年持續低迷。
他說,財務赤字可以改善,信任赤字則難以彌補,尤其對金融業而言,社會大眾的信任更是永續經營發展的基礎。
黃天牧強調,防疫險二年內都能申請理賠,只要符合理賠條件,一 定拿得到理賠金,不用急著申請相關證明。
金管會官員提到,保單條款原先規定要有醫生診斷確定罹患傳染病,業者原先對數位證明抱有疑慮,原因包括是該證明沒有身分證字號,這已與衛福部溝通後補在系統上。
另外,業者同樣擔憂此證明是否代表經醫生診斷,實際情況是,確實是由醫生指示,病患後續才會做PCR。
官員說,用藥紀錄部分,業者可通過此證明進行後續查證;同時保護附上的數位健康證明,業者可通過QR code進行核對,判斷真偽。
關於對保險公司營運的衝擊,官員說,針對確診人數的增加,對業者的承保狀況,可能帶來的理賠規模,已請各公司針對出險的狀況進行估計,金管會也會密切關注。雖然產險公司的流動性與財務問題可能會發生,但理賠是一步步處理,不一定會有流動性問題,營收赤字的狀態可能牽涉公司未來增資的規劃,保險局會注意各公司的情況,做最好的安排。
針對防疫保單部分,國泰金在10日表示,提存相關賠款準備,未來針對疫情發展狀況將適時再調整賠款估計與入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