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損失慘重,拜登的幕僚相信,這場衝突將給美國帶來意外的優勢:對抗中共。
彭博社國防政策記者馬丁(Peter Martin)週一(5月9日)發表的文章說,一些美國官員認為,衝突帶來的軍事損失、一連串的國際制裁,將給俄羅斯造成長期損害;加上歐洲各國積極增加國防開支,這意味美國更有可能將目光轉向亞洲,應對未來最大的挑戰——中共政權。
這些官員表示,自歐巴馬的「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政策以來,華府就希望將注意力轉向亞洲,但總是會被中東和其他地區的事件所影響。但是官員們認為,俄烏戰爭有所不同。
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執行長方丹(Richard Fontaine)說:「烏克蘭的戰爭可能在短期內對轉向不利,但最終從長遠來看是好事。」
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宣布建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的夥伴關係。馬丁對此表示,隨著戰況僵持不下,俄羅斯的軍事缺陷變得更加明顯。
一位美國高級官員表示,開始時人們認為中俄聯盟有助於增加中共政權的力量,但現在卻更像是一個累贅。
此前,美國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中國業務部的執行編輯、德國馬歇爾基金會(MGF)高級訪問學者巴爾金(Noah
Barkin)也指出,中共應對俄羅斯入侵的方式,也使歐洲各國對中共越來越不信任;歐洲國家也在思考,若中共入侵臺灣,可能必須採取的制裁措施,也讓各國更關注印太局勢。
歐洲或有能力保護自己
馬丁指認為,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急於增加國防開支,「如果付諸實行,該轉變將使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軍費支出國,高於2020年的第七位」。此外,長期以來不願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芬蘭和瑞典,也正尋求加入聯盟。
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國防官員向彭博社表示,若烏克蘭危機使歐洲更有能力保衛自己,可能使美國騰出手來在亞洲做更多事情,包括轉移軍隊和武器裝備,及在整個印太區擴大經濟和政治聯繫。
本月稍晚,拜登將訪問日本和韓國,此行代表了美國對亞洲的關注,並展示美國將與這些國家團結一致,面對來自中共、俄羅斯與北韓的威脅。
不過馬丁表示,即使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後衰微,該國仍是一個「行動難以預料的核武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