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將至,大葉大學華語教學中心特別舉辦中藥材防蚊香包體驗活動,邀請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洪雪晏老師教學生如何用中藥材製作防蚊香包,不只是認識臺灣傳統文化,同時學習中草藥在生活的應用。
蔡幸娟老師表示,華語教學中心以三美系列課程為特色,透過美感、美境、美饌三大主軸,帶領境外學生學習華語詞彙與臺灣文化。黃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即將到來,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端午節,因此華語中心與藥保系共同舉辦香包體驗活動。課程吸引了臺灣、日本、德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香港、蒙古等8個國家的學生參活動包含端午節習俗介紹、中藥材成分解說、香包製作,結合傳統與現代創新,讓境外學生認識臺灣傳統文化,也讓台灣學生重拾兒時做香包的快樂。
洪雪晏老師指出,早期的香包裡面也是裝中藥材,防蚊香包需要的中藥材是丁香、艾葉、石菖蒲、紫蘇葉、香茅、薄荷、白芷、藿香、金銀花各3g,裝進香包袋後可維持2至3個月,夏天常見蚊蟲叮咬或食慾不振等問題,防蚊香包除了透過氣味減少蚊蟲靠近,把香包拿起來聞也可改善食慾,而防疫包更受歡迎。
多媒體數位內容學士學位學程三年級的馬來西亞籍學生陳祈均說,馬來西亞也有端午節,會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有紅豆、綠豆、栗子等,口味相當多,跟臺灣的有些相同又有些不同。但他在馬來西亞沒有接觸過香包,這是他第一次做香包,感覺很新鮮,中草藥的味道聞起來也很舒服。
觀光旅遊學系一年級的德國籍學生安德魯說,他在德國時就開始學習華語,德國的老師推薦他來臺灣念書,台灣人對外國人很友善,而且來臺灣可以學習繁體字,他今年三月到大葉大學念書,參加了好幾次華語中心活動,每次活動都讓他更認識臺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