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危險長新冠4類人警惕 疫苗也擋不住?1招改善

大約有10%到30%的新冠患者會出現Long COVID。(Shutterstock)
大約有10%到30%的新冠患者會出現Long COVID。(Shutterstock)

文/記者林曉旭(美國病毒學專家、前美國陸軍研究所病毒系實驗室主任)整理/朱厚伊
確診者康復後就像獲得「無敵星星」,但部分康復者卻飽受「Long COVID」影響,後遺症雖不致命,卻大大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所謂「Long COVID」是指有些人感染COVID-19後,病症會持續很長時間無法完全康復;有些人感染COVID-19早期時的症狀就跟急性發作不太一樣,是長期、慢性的病症,體內的病毒量不斷變化,整個康復過程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個就是Long COVID(亦即「長新冠」,新冠長期症狀)。大約有10~30%的患者會出現長期症狀,目前醫學對此仍無解釋。

另一方面,全球已經有大規模的人接種了疫苗,人們期望疫苗能大幅降低其風險。最近,《自然》(Nature)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表明,疫苗對於降低長新冠的效果比預期要低很多,僅輕微下降15%。

這篇評論源自於5月25日,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的一篇報告。這篇報告大規模探究了注射疫苗帶來的Long COVID風險。研究追蹤了1,300萬人,在有關打疫苗突破感染的Long COVID問題上,是迄今為止最大型的研究。

和沒有染疫過的人相比較,接種疫苗後出現突破感染者30天之後罹患:

疫苗突破性感染的Long COVID風險。(健康1+1/大紀元)疫苗突破性感染的Long COVID風險。(健康1+1/大紀元)

●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了74%
● 凝血和血液系統疾病風險增加了143%
● 肺部疾病風險增加了148%
● 疲勞風險增加了100%
● 神經系統疾病風險增加了69%

另一方面,對於突破性感染後30天內沒有住院的人,死亡風險增加29%;而住院者的死亡風險增加169%。

那麼,具體來說,Long COVID對我們的心臟、肺部等器官有什麼影響?又該如何改善呢?以下是對美國病毒學專家、前美國陸軍研究所病毒系實驗室主任林曉旭博士採訪的精華整理。

Long COVID影響人體多個器官

長新冠其實是一個慢性疾病,包含許多各種各樣的症狀,而且大多數症狀都是目前無法解釋的,甚至很難檢測出來。

但是,科學家發現,Long COVID可以影響人的整個身體,深入各個器官。

● 循環系統

很多Long COVID患者都有極度的疲勞。有些人一運動,疲勞感就湧上來。通常來說,我們的心臟和血液會將氧氣運送給肌肉和全身各個器官,所以我們有力氣站立、走路、運動。研究發現,出現此症狀的人,血液循環系統受損,可能因此影響了氧氣輸送,才會出現嚴重疲勞。

Long COVID引起血液循環系統問題,導致長期疲勞。(健康1+1/大紀元)Long COVID引起血液循環系統問題,導致長期疲勞。(健康1+1/大紀元)

在心臟和血液循環系統中,即使只有少量病毒長期存在也會引起慢性發炎,導致循環變差。另外,發炎反應造成的微血栓還會堵塞靜脈、毛細血管,進一步使循環變差;發炎也會使控制循環的神經纖維受到損傷。

● 腦部

病毒可以通過鼻腔和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對腦部系統造成傷害。有些人即使是輕微的感染,也出現嚴重大腦發炎、受損。之所以出現腦部Long COVID問題,可能是因為病毒導致一種叫作微膠細胞的免疫細胞過度活化,這種反應和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反應很類似。另外,此症狀也可能顯著減少輸送給腦部的血流量,引起腦部損傷。

Long COVID引起大腦發炎、損傷。(健康1+1/大紀元)Long COVID引起大腦發炎、損傷。(健康1+1/大紀元)

● 肺部

一些從未住過院的Long COVID患者,經常有氣短的症狀。奇怪的是,他們接受了CT或者X光的檢查,肺部看起來卻很正常。當做特殊的MRI掃描時,才發現他們肺部有損傷。可能的原因是,這些患者的肺部血管有微血栓,導致供氧不足。所以有些人長期感覺呼吸不暢,好像有什麼東西壓在胸口,常規的檢測卻都沒有問題。

4類人易出現Long COVID

那麼,哪些人容易出現這種症狀呢?

1. 早期體內COVID-19病毒量偏高:很多人症狀並不嚴重。但是在身體清理病毒的過程中,仍有少量病毒長期留存。

2. 感染病毒後產生自身抗體:這些抗體不是攻擊病毒,而是攻擊自己的身體。它們並沒有隨著症狀減輕而澈底停止作用,持續不斷的攻擊自身。

3. 染疫後體內的其他病毒受到活化,比如疱疹病毒。

4. 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由於本身的免疫系統有缺失,使得病毒更容易長期留存在體內。

打坐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英國醫學期刊》(BMJ)表明,針對最好的治療方法,或許是整體療法(holistic approach)。

因為Long COVID症狀損傷的部位,引發的症狀太多、太廣。很多患者身上除了有身體的症狀,還出現了一些精神方面的問題。要尋求的是如何幫助人們從整體上減輕病症,降低壓力的方法。

整合醫療借鑑了很多來自東方的治療方式,其中,打坐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不斷的有人研究打坐的功效,但卻少有系統的整理。其實,早在70年代,就有人研究了打坐對腦電波的影響。腦電波是用儀器測得的腦部神經活動,分為α,β,θ等不同頻率。研究發現,打坐初期,打坐者腦電波的α波頻率降低,幅度加大,表示人體開始擺脫過分焦慮的狀態,趨向平靜。有助於身心得到休息。

打坐3個事實。(健康1+1/大紀元)打坐3個事實。(健康1+1/大紀元)

現在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人採取打坐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身心健康。統計數據發現,打坐率高的族群,多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女性、年輕人和慢性病患者。

大約80%的替代療法,在醫患討論中被作為治療選項。

最近《公共衛生前沿》(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從430多份有關打坐的報告中篩選出了191份,整理出了一份打坐效果證據圖。打坐最顯著的效果是減輕壓力、改善生活質量、減少疲勞。對於Long COVID患者來說,疲勞問題最為常見,許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纏人的症狀,生活質量大受影響。許多人處於嚴重壓力和疲憊下,甚至無法工作、照顧家庭。如果能經常打坐,會對於整體症狀的恢復很有幫助。

打坐對精神健康也很有幫助,可以改善焦慮、憂鬱、負面情緒、多動和認知能力,其中對焦慮症和憂鬱症有突出的緩解作用。打坐對許多慢性病都有益處,在降低慢性疼痛、血壓、改善腦功能和心律等方面的效果明顯。

中國曾經有過氣功熱。而近年來,西方有瑜伽熱、打坐熱,許多東方傳統氣功也流傳到西方,其中法輪功也在西方社會受到廣泛推廣。有許多戶外練功點、也有網路教學。這些也都給予了民眾很好的改善整體健康的機會。

我們要突破過去的思想限制來看待整合醫學,整合醫學囊括了身心的調節,這對於改善症狀極為複雜、原因尚不明朗、檢測方法也不完善的新疾病——Long COVID,會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