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際

妖鎳事件 倫敦(金屬/交易所)被索賠140億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交易大廳的標誌上,寫明屬於港交所。(Leon Neal/AFP)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交易大廳的標誌上,寫明屬於港交所。(Leon Neal/AFP)

【記者李思齊/綜合報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及其清算所(LME Clear Limited)自6月初以來被數家公司控告,在3月8日凌晨零點及之後的鎳交易不合法,構成侵權,要求索賠超過4.7億美元(約新臺幣140億元)。

美國對沖基金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率先提起訴訟。它旗下的兩家對沖基金公司Elliott Associates和Elliott International,於6月1日向英國高等法院遞交指控,並於香港時間6月2日送達給倫敦金屬交易所及其清算所,就取消3月8日鎳交易的決定提出申訴,合計索賠超過4.56億美元。

不到一週後,交易商Jane Street Global Trading緊隨其後,6月6日向英國高等法院提起訴訟,索賠約1,534萬美元。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於6月6日和7日發布了兩份公告,均稱管理層認為,申請索賠「毫無法律依據,倫敦金屬交易將積極抗辯。」

3月8日,倫敦金屬交易的鎳主力合約連破6萬、7萬美元等大關,最後擊破每噸10萬美元。因持有大額的鎳空單(最高估計為20萬噸),中國民營企業青山集團招致的損失可高達約80億美元。倫敦金屬交易所從3月9日起暫停鎳交易,這是自1985年來,倫敦金屬交易所首次暫停一種金屬交易,直至3月16日才恢復。

此事被稱為「妖鎳」事件。「妖」在期貨市場形容價格規律難掌控。

就倫敦金屬交易所被起訴的事件,旅美投資顧問、中國問題專家孫麥可(Mike Sun)對《大紀元》表示,「倫敦金屬交易所改變規則的做法就是違約,被起訴是肯定的!這家百年老店信譽受到質疑,投資者一定會另找地方。」

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及其清算所被告前,英國的監管機構4月4日發表聲明,審查該事件的處理過程。孫麥可當時評論:「不覺得意外,相反感覺英國監管部門反應遲鈍!這件事轟動全球金屬市場,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做法讓投資者無所適從,直接影響到這家百年老店的聲譽,進而影響英國的投資環境。」

港交所於2012年12月6日溢價收購了倫敦金屬交易所。時任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Charles Li)稱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為「百年不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