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你缺水了嗎?從尿液顏色判讀身體狀況

文/記者曾晏均
身體要健康,一定要多喝水,尤其在炎熱夏天更要補足水分,以免中暑。所謂的「多喝水」並不是一次喝大量的水,而是要一口一口慢慢喝,才不會增加腎臟負擔。

在人體的血液中,水占了90%以上,水可以幫助代謝廢物、排泄毒素,人不能一日缺水。

然而,市面上飲用水琳瑯滿目,鹼性離子水、礦泉水、自來水、純水,那麼究竟哪一種水最健康呢?網路流傳,「長期喝純水會造成礦物質攝取不足、骨質疏鬆」,這一說法對嗎?

為了要喝好水,有許多家庭在家中加裝逆滲透等淨水裝置,因此擔心長期飲用純水或經過逆滲透過濾的水,會導致礦物質攝取不足,造成小孩骨質發育不良、成年人骨骼病變。

對此,衛福部食藥署在闢謠專區表示,目前喝純水對骨質影響尚存在爭議,礦物質主要來源為日常攝取的食物,而水只占一小部分,一般人不會因為飲用純水或者逆滲透水,而導致身體缺乏礦物質。食藥署也提醒,要預防骨質疏鬆需有良好的生活型態,避免抽菸、喝酒和飲用過量的咖啡因,需要均衡營養和規律運動,適當補充鈣質。

聰明喝水5要訣

進入炎熱夏天避免熱傷害,就要多喝水補充水分,最理想的水,是25℃左右的白開水,最容易被人體吸收。而RO逆滲透水將自來水中的所有雜質、礦物質、有機物、細菌等濾除,也可說是純水。

進入炎熱夏天避免熱傷害,就要多喝水補充水分,最理想的水,是25℃左右的白開水,最容易被人體吸收(Shutterstock)進入炎熱夏天避免熱傷害,就要多喝水補充水分,最理想的水,是25℃左右的白開水,最容易被人體吸收(Shutterstock)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每日成人飲用6~8杯水(240 ml/杯),國小學童至少飲用1,500 ml水,分次小口慢慢喝,多喝白開水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擺脫慢性病的威脅,亦可預防中暑,並藉由排尿、流汗、排便等方式,清除體內廢物,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祕,以及避免尿道發炎,維持身體的健康。

為鼓勵民眾多喝開水,國健署提出「喝開水5要訣」,並呼籲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1.起床一杯水:身體一整晚都沒攝取水分,起床後分次慢慢喝一杯300~500 ml的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祕。

2.用餐前後配杯水:用餐時桌上準備一杯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3.外出要帶水: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水壺補充水分,增加血液循環,並避免脫水。

4.製作提味水:在白開水中加入一些檸檬片或是各種新鮮水果切片,也可加入茶葉做冷泡茶。

5.喝足1,500的水: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 ml白開水的好習慣,要分多次喝慢慢喝。

從尿液顏色判斷

在正常情況之下,人體尿液多呈透明狀,顏色由淡黃色到黃褐色,但有時尿液的顏色會隨著食物、藥物、維生素,以及疾病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尿液可作為人體是否需要補水的簡易指標,讓民眾能每天自我審查身體狀況。

如果自我監測發現,尿液呈現黃色或烏龍茶色,表示身體可能已出現嚴重缺水狀態,需要立即補充水分;若出現濃茶色,有可能身體已處於極度缺水狀態,建議尋求醫療協助。◇